瞿寒看著滿地的古董文玩心潮澎湃,楊玉英卻如走馬觀花,并不駐留。
好在周圍小攤上的古董實在有趣,商販說話也很有趣味,瞿寒幾個并不覺無聊。
走了一會兒,就走到榮興坊門前,楊玉英終于停下腳步。
幾個嘉賓一看榮興坊的門臉,心下就略一驚,榮興坊有三層,不算特別高,但只看裝潢,古樸中透出雅致。
與古董街上的熱鬧相比,榮興坊分外冷情,偌大的店里只有兩個客人在閑逛。
掌柜也不招呼,坐在柜臺里不停地打電話,嘀嘀咕咕的,連頭都不抬一下。
楊玉英舉步進了榮興坊,領著瞿寒幾個到茶桌前,從底下抽出凳子讓他們坐下:“你們先休息一下,我去談筆生意。”
他們剛一落座,就有服務員過來倒上茶水,準備茶點,茶點精致,茶水香醇,竟是上好的茶葉。
嘉賓們不禁有些驚異。
身為明星,對于這些體貼的服務他們到不陌生,這年頭別管做什么生意,服務都是一等一的要緊。
但這里不是首都,不是大城市,連二線城市都不算,鄉鎮而已。
若非有朱家大院在,可能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知道此地的名字。
瞿寒幾個人眼看著楊玉英走到榮興坊里兩位客人中,年紀較大的那位面前,笑道:“金先生嗎?”
客人登時驚訝:“您是?”
“鄙人姓楊,楊玉英,是個捐客,金先生大約不認得我,我到是有幸見過金先生一面。”
楊玉英狀似思考,“這么冷的天,您居然特意到平洲來,唔,我記得下個月十五是金老先生大壽,他老人家最愛香光居士的書畫,上次在張家的私人拍賣會上就拍到了一幅,您到榮興坊可是想為金老先生準備一份壽禮?”
這客人面色頓時和緩許多,笑道:“原來是楊小姐,到是常聽老爺子提起。”
楊玉英莞爾:“那可是我的榮幸。正好,這幾天玉英囊中羞澀,碰巧遇到了金先生,實在忍不住,這才上前毛遂自薦。”
“如果金先生還沒有相中心儀的禮物,不如讓我來當一回捐客,從榮興坊賺一筆食宿費?”
不遠處,幾個嘉賓都聽得傻了眼。
明哲什么時候改了名叫玉英?
她什么時候又成了捐客?
金先生略微怔了下,隨即無可無不可地點了點頭。卻見楊玉英很隨意地一伸手,那位剛才面對他時,只會微笑,一問三不知的掌柜的,就客客氣氣地起身過來。
“打開給我們金老板看看。”
楊玉英略一點頭,拍了拍柜臺道。
“請稍等。”
掌柜的起身輕輕推了一下柜臺,柜臺就緩緩落下,不多時,又升起來,再升起來后,里面擺放的古董瓷器字畫等物,就與以前不同。
金老板瞠目結舌。
二十分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