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斗旗桿好啊,這旗桿立起來,只要不是天災**,幾百年都不會倒的。那么后世子孫就都知道,他們徐家出了一個狀元,而他們這對狀元爹娘,也要跟著一起出名了。
徐父摩拳擦掌,連道幾聲“好好好。”
徐母就說,“你現在就去找族老,讓人把宗祠那邊好好休整休整。別禮部的郎官來了,看到那里還污糟一堆,那就丟二郎的人了。”
“是是是,我這就去。”
事實上,哪里用的著去收拾呢?
一個宗祠是一個族姓的顏面,哪怕是一家一姓之人,不管各家府上收拾的體面不體面,反正宗祠前后左右肯定都要收拾的妥妥當當,干凈整潔。
徐家在平陽鎮的宗祠就是如此。
甚至因為徐家族人大多富裕,宗祠還遠比別人家的更加壯闊宏偉。那一圈宗廟,占地面積可不小,宗廟旁種著諾大一株銀杏樹,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蔥蘢茂盛著呢。當時指點徐家族人將宗祠設立到這里的神棍還曾說過,看這銀杏樹的興衰,就可以看出這一族的興衰。意思就是,銀杏樹與徐家的榮辱富貴息息相關。
之后徐家的繁盛,也正好應和了神棍的話。所以徐家人對這株百年銀杏樹照顧的特別周到,以至于這樹越長越茂盛,體型也越來越龐大,枝干漸漸伸展出去,甚至把半個宗祠的面積都遮蔽起來。
族中人都說“這是徐家還要繼續昌盛的征兆”。也正是因此,當初平西侯府打了敗仗時,平陽鎮徐姓的族人都絲毫不驚慌。畢竟他們親眼見到銀杏樹蔥蘢茂盛,那么平西侯府就不可能敗落。換句話說,即便平西侯府敗落了,徐姓肯定還有人要崛起,要繼續照顧他們這些姓徐的族人。
而如今,那個人可不就起來了。
只是,任是誰也沒猜到,那人會是被爹娘以死相逼棄武從文的徐二郎。
徐二郎早先他們都是看好的,畢竟他根骨好,習武是一把好手,武功練的比誰都高。偏這小子腦子也靈活,兵法計謀也得心應手,那時他們還說,這小子要是上了戰場,說不定還真能掙個官爵回來。
熟料大郎戰死,他父母就走了一步臭棋,逼著孩子棄武從文。當時他們都以為這孩子要廢了,可是有什么辦法呢?該勸的他們都勸了,可徐父徐母鐵了心要孩子讀書,他們也沒辦法啊。
倒是不想,爭氣的孩子到哪里都爭氣。
二郎這小子不聲不響中了舉人,前不久中了貢士,這才多久,又中了殿試頭名,被陛下點為狀元。
狀元啊,三年才出一個。他們整個朔州,迄今為止也只出過一個狀元而已。
大喜!大喜!這真是足以記入族譜的大喜事!
徐姓族人喜形于色,奔走相告,于是不過多長時間,整個平陽鎮的人都知道,徐家的那個徐二郎出息了!中狀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