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二郎青云直上,瑾娘是第一個感覺到的人。
問她從哪里感覺出的?這個問題簡直不要太簡單,只要看看面前一天比一天厚的帖子,就可以看出來徐二郎現在在外邊有多火熱。
徐二郎這天晚上歸家時,就見瑾娘對著厚厚一疊帖子發呆,就問她,“做什么呢?”
瑾娘說,“我在煩惱啊。你看你現在只是稍微抬步往上走了一點,咱們家就客來如云,帖子更是雪片似得從四面八方飛過來。那等你飛黃騰達,位列一方大員后,每天投到咱家的帖子,豈不是得用大竹簍子裝?哎呀,門庭若市,雖然風光,可是想想也讓人很煩擾啊。”
徐二郎不打斷她的美夢,只問她,“煩擾什么?煩擾帖子太多了?”
“可不是。到時候整天忙著看帖子,我都沒空玩耍赴宴了。”
徐二郎:“……”繼續做美夢吧,你高興就好。
稍后就到了中秋佳節,此時瑾娘也接到了平陽鎮那邊娘家送來的節禮。其中有父親和姨母給她準備的諸多土儀,還有姨母給小魚兒和榮哥兒做的小衣裳和小鞋子。
當然,可能是林父送東西來時,特意詢問過徐府徐母要不要也送些來,所以其中也夾雜了徐父徐母給的些許物件。但明眼一看就讓人知道這些東西都是沒有誠意的,像是倉促間到世面上買來的物品。有小娃娃穿的衣衫鞋襪,當然也有給兒女置辦的衣裳——可惜錯誤顧忌了徐二郎和翩翩、徐翀的身量,那些衣裳中沒有一件合身的。此外……就沒有了。
送節禮過來的人還順道送了封書信。
信是青兒潤筆寫的,在信上青兒交代了父母身體健康,父親中進士后家里條件大大改善,縣令還想請父親去縣衙做文書,可惜被父親推辭,父親依舊在在鎮上開私塾教導學生一事。
但因為林父如今好歹是進士了,所以慕名前來的學生比之前多了許多倍。家里的私塾已經裝不下了,父親就出了錢,將隔壁兩間院子都買下來打通,做了一個小小的書院。同時還邀請了鎮上兩位秀才公過來教書,已經小有氣候。
他備考期間閑暇時也會過去授課,但因為學識有限,只能幫助小兒啟蒙。即便如此,他也從中收獲良多,如今覺得學問大有進益,希望來年能夠順利考中秀才。
又隱晦的提了一句,父親中進士后舅舅和舅母帶了一家人前來賀喜。當晚一家人用餐時,舅母提及想讓兩家親上加親,將明珠嫁進來,和他締結良緣一事。
瑾娘看到這里心臟“噗通”“噗通”跳了起來,她忍不住眉頭皺起,面上的表情變得不大好看了。
她倒不是嫌棄明珠表妹配不上青兒……好吧,確實有點小嫌棄來著。畢竟明珠雖也生的不差,可被舅母教導的大字不識一個。
青兒呢,他如今有個進士父親,自己也有望功名仕途,按照瑾娘的設想,青兒的妻子最起碼要識文斷字,和他有共同話題聊。這是最最基本的要求,瑾娘覺得這要求一點都不高。不然讓一個飽讀之士,整天對著一個只知道計較柴米油鹽的市井婦人,時間久了,婚姻想不出狀況都難。
更何況,表兄妹成親什么的,有風險啊。不能因為兩人的私欲,禍害了子孫后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