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徐二郎言辭篤定,說管媒婆此番肯定會被判死刑。但沒有看到最后通告,看到管媒婆人頭落地,瑾娘依舊提心吊膽不安穩。
為此,她一邊安排人天天去衙門外守著,另一方面也再次把徐府里外整頓了一番。
徐二郎說過,管媒婆曾來家里的角門處幾次,想要收買下人把小魚兒抱走。最終這毒計沒有成功,這從一方面說明徐府的下人整體被調教的不錯,另一方面未嘗不是瑾娘管家嚴格,讓人沒有可乘之機。
這兩方面都說明,瑾娘管家還是卓有成效的。
若是以往,她也會為之沾沾自喜,可如今,她只覺得還不夠,還要把這個家管的更密不透風,才能保證家里孩子的安全。
念及此,瑾娘又想出了幾個策略。第一便是成立了互相監督體制,讓府里的丫鬟仆役自覺分組行動,每次不管去那里,最少兩個人同時出現,拒絕落單的情況發生。若是某人說不清自己在何時做了什么,有何人給自己作證,那么不僅她要受罰,連帶的和他同組的人也沒有好果子吃。
另外,府里看門的仆役和婆子們,也都給他們做了簡單的偵查和審問的訓練。這項工作是由剛好回家的徐翀進行的,徐翀也沒覺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也沒覺得訓練這些奴仆還要他這個京郊軍營的隊長出手,拉低了自己的格調。
事實上,他能為這個家做的事兒非常少。這個家是二哥撐起來的,是二嫂在打理,就連翩翩都有點作用,會不時替嫂嫂分憂,減輕嫂嫂肩膀上的重擔。反觀他,沒去軍營前整天無所事事,去了軍營又照應不到家里。他對這個家毫無貢獻可言,所以此時能派上用場了,徐翀摩拳擦掌,想要大展身手,好好給家里做點貢獻。
有徐翀親自盯著、訓著,那些看門的婆子和仆役們簡直打起兩百分的精神學習。他們可是知道這位三公子的,那最是個狠人。聽說他脾氣暴戾,曾經在平陽時,一言不合把人的腿骨踹折了。這人可是個實打實的霸王,他們可不敢不聽他的。
在懲罰和監督管理機制外,瑾娘還采取了獎勵措施。就是府里下人但凡發現那里不對,或是誰行蹤詭異有些不妥了,可私下報告。當然,為防故意打擊報復他人,這個報告若是被查到是真實的有獎,可若是假的,就要加倍處罰,甚至有可能被發賣出去。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措施,比如去外邊采買會拳腳的丫頭,分派到三個小姑娘身邊了;比如將幾個小主子身邊的下人,都重新敲打教導了等等……
總之,這一番動作下來,徐府瞬間就被箍的如同鐵桶一般,結結實實,牢牢固固。這若是沒人使壞還罷,若是有人想吃里扒外,就怕他還沒來得及行動,就被周圍火眼金睛的下人逮住報告上去了。
畢竟眾人可都捉急立功呢!沒聽主子說么,按功勞大小,或升職加薪,或提拔去外邊做莊頭或是鋪子上的掌柜,再往上,若真是格外機靈,入了那個主子的眼,還有可能到主子身邊服侍;更有可能恩澤自家兒孫,以后可以被發還賣身契,得個良民的身份;甚至主子還說了,可以送家中小兒去書院讀書……
這一系列恩威并施的措施,讓徐府的丫鬟仆役們打了雞血似的,連干活的熱情都高漲了許多。
當然,私下里他們也不免暗自揣測,主子這般大張旗鼓整頓府里是因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