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人嘰嘰喳喳,說什么的都有,反正大體意思就是;若是假的吧,可那小公子一身氣勢著實嚇人,怕不是尋常人家能培養出來的。
若那小子真是歸德將軍的小兒子,那陷害后娘的事兒,莫不真是個誤會?或是其中另有隱情?
再來,若他真是將軍家的小公子,也不能跑到河州啊。還跟著守城門的士兵守城,如今還跟著那些大頭兵過來賑災。
哎呦,賑災可是個苦活計。不僅苦,還累,還冷。但凡家里有些門道的,誰來啊。即便有些人想要在大人們跟前露露臉,想被大人提拔,可也該去大人身邊混不是?哪能跑到老百姓家去救人呢。這都是那些沒門路的士兵才做的活。
所以,歸根結底,方才那少年肯定不是將軍的兒子。
長樂一邊診脈,一邊有一耳朵沒一耳朵的聽著眾人八卦。她因為還要開方,所以聽的七零八碎的,一時也摸不出個頭腦。
若是放在往常,這樣事不關己的事情,她就不在意了。可事關那少年,長樂莫名多了幾分心思。
她也不知道自己這莫名其妙的心思是從哪兒來的,反正她起了念想,就給文華使了個眼色,讓文華去打聽打聽。
文華善交際,打聽消息也是一把好手,不過片刻功夫就把事情打聽好了。
等回家時,主仆兩個坐在馬車中,文華就把打聽到的事情一一告知長樂。
原來那少年究竟是不是歸德將軍的小兒子,這件事文華也沒打聽出來。不過歸德將軍的小兒子的事情,她卻打聽清楚了。
歸德將軍的幺子聽說是原配發妻以命換命生下來的。因為他的出生帶走了發妻,歸德將軍從孩子生下來就沒看一眼。
那時歸德將軍的長子不過十歲,已經說親卻還沒下定,他下邊還有兩個弟妹,也就是說將軍夫人拋下三個孩子撒手人寰。
歸德將軍忙著應付韃子,忙著打仗,想著家中孩子不能沒人操持照料,因而在守了一年后娶了繼室。
一開始幾個孩子和那繼室相處的還算愉快,誰知三年后繼室懷孕,歸德將軍的小公子心存不忿,直接將人推到在冰上,險些讓人一尸兩命直接去了。
最后孩子沒保住,倒是大人僥幸留了一命。
歸德將軍怒極,將小兒子好一通教訓。父子倆本就心存芥蒂,又因為不親近,這一通打罵下來,可算離心了。
小公子愈發頑劣,歸德將軍對著這個不爭氣的兒子,也愈發頭疼難忍。終于,在幺子又險些鬧出人命時,歸德將軍直接將小兒子送到河州他外祖家,讓老人家代為照看。
同時為防小子繼續為非作歹,還給他找了個差事,讓他在城門口當個守門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