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一件事,就可知道,這老太師當真把這些人倫綱常看得非常重。那到底是出了什么問題,才讓老太師走投無路之下,選擇寧愿被人詬病,也要撮合青兒和親孫女呢?
瑾娘想不通這個問題,就問徐二郎。
徐二郎就笑她,“說不得青兒在信中會有解釋,你倒是先把書信看完,再來問我。”
好吧,我先看完就是了。
瑾娘接著往下看,眼見著下面沒幾行字了,才見到青兒含糊的將事情的因由略一交代。而事情的真相竟然是,允文帝想將刑部尚書的嫡女賜婚給已加冠,卻還沒有定下正妃人選的五皇子。老太師不想站隊,更不想摻和進之后的奪嫡是非,所以當即離斷就拒絕了。
但不管怎么說,那也是人間帝王。老太師已經致仕不在乎皇帝厭惡,可家族還有不少子弟在各處為官,他老了,心腸略軟和了些,沒年輕時那么沖動,倒是也知道為子孫后背留一條路。于是,拒絕時還找了個借口,倒是孫女的婚事已經定下了。
既然這話說了出去,那不管孫女的親事究竟定沒定,那都一定得定。
可話又說回來,那親事明明沒定啊,一時半刻的去哪兒找個合適的人把親事隱秘的定下來?把這糊涂賬給糊弄過去?
京城的世家子弟肯定是不行的,畢竟早先就是因為覺得不合適,才遲遲沒說和。如今再去說和,人家還擔心擔上欺君的罪名呢。所以,在交好的世家子弟中找,明顯不合適。
那就在親眷中找。
可親眷中有一二合適的,身上多少有些瑕疵,讓人不那么滿意。要不就是沒有上進去,讀書天分平平,要么就是難有大作為,不足以匹配家中的好姑娘;更有那沾花惹柳,家中污糟一團的……
選來選去,實在沒人選,也是被逼的沒辦法了。老太師找上了青兒,而青兒思考后應下了。
瑾娘看完書信意識到,這位老太師,應該是那位刑部尚書的父親。而刑部尚書位列正二品,在朝中也是舉足輕重的存在。
話又說回來,刑部尚書姓什么來著,她怎么覺得似乎是聽誰說過這一茬子似得?
瑾娘想破腦袋,突然想起,老太師姓柯,那刑部尚書必定也姓柯。
而柯這個姓氏,當真不常見。偏偏她所認識的人中,還就有一個姓柯的。
再聯想到柯柯和翩翩年歲相仿,父親貌似也是朝中威嚴赫赫的官員,瑾娘多然一激靈,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事實。
她小手拽住徐二郎的衣袖,“刑部尚書,是不是娶了當朝一位公主?”
徐二郎看她面色就知道她到底想問什么,就輕笑著護著一雙兒女說,“刑部尚書柯巖之,娶的正是當今的五公主。”
柯柯的母親,可不就是當今的五公主么。
石錘了!再沒跑了!柯柯眼瞅著就是她弟媳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