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這時候,京城中的人家才知道,原來刑部尚書大人的嫡長女,定給了老太師的關門弟子。
老太師的關門弟子是誰?那是徐士衡,對,正是如今在河州任同知的徐士衡的妻弟。
當然,這個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林瑾青是老太師的關門弟子這一身份。
既然是關門弟子,那他和尚書大人的女兒,這,這不亂了倫常么。
就有些年老迂腐的官員,私下里竊竊私語,還琢磨著給允文帝上書,彈劾老尚書置禮法于不顧。
看到了這封奏折的允文帝……雖然不想說啥,但是心理是非常舒爽的,且頗有扳回一城的成就感。
畢竟他也沒想到,那老頭拒絕了自己的五皇兒,卻為嫡親的孫女選了這么個夫婿。
倒不是說這夫婿人不好,畢竟老話都說莫欺少年窮。雖然這少年名聲不顯,但既然能被老太師收為關門弟子,想來也是一良才。
但是不管什么良才,還能比得上龍子皇孫?
這讓允文帝心里不大舒坦。
可轉而又想,這老頭如今可是自打臉呢。
想當初,咳,咳,因為他和那些大臣的夫人有些勾纏,老太師指著他的鼻子罵他罔顧倫常,不堪為君。那時候他抬不起頭,臉面都丟盡了。可如今天道好輪回,這老頭兒竟然也辦了件罔顧倫常的事兒。
以后見了那老頭,就好好看看他還不能保持在他面前趾高氣揚、大氣凜然的樣子。
允文帝只要一想到,那老頭因為這一樁事,在他面前抬不起頭來,就覺得大夏天吃了冰塊一樣爽。
若是有可能,他此時真想把老太師拉到朝堂上,讓他聽聽下邊的臣子怎么排揎他的。但是想想老頭也古稀的人了,且有個兒子還正得他重用,如此,他倒是不好公然下他的臉面,不然倒顯得他心胸狹隘、睚眥必報似得。
對,不僅不能下他臉面,他還得把老太師的臉面抬起來。就從禁止大臣說些有的沒的開始,如此也好讓老太師看看,人和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也好讓臣子們都瞧瞧,他這帝王,滿腹經綸,非常有容忍之量。對他盡忠,為他效勞,他是始終會袒護著的。
允文帝這么想,也是這么做的。
于是朝堂內外得到肅清,官員們再也不敢嘀咕老太師昏了頭腦,罔顧人倫讓關門弟子和嫡親孫女定親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