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小魚兒和榮哥兒還好,總歸在京城也待過幾年,不至于那么大驚小怪。倒是三胞胎,活脫脫一副土包子進程的模樣。看見這個“咦”,看見那個“哇”,一會兒又是“哈”。他們面目表情豐富,字體語言也特別多,一會兒揮揮胳膊一會兒蹬蹬腿,若不是徐二郎和長安長平一直牢牢箍住他們,三個小不點說不定早就蹦下馬去玩耍了。
京城可太有意思了,京城可太太太繁華了。怪不得一些從京城去河州行商的人,總說河州窮鄉僻壤,為此他們不高興,還和人爭辯了好幾次,如今一看,京城果然很繁華。
就說眼前這些樓鱗次櫛比,高的有四層,普通的也有兩層。這在河州可是很少見。河州基本都是一層的商鋪和住宅,姐姐們住的水云居中有個兩層小樓,那在整個河州都很罕見呢。
更不用說這里買賣的東西當真豐富多彩,從吃到用到玩耍的,樣樣齊全。不僅做工精致,還品種豐富,當真讓人大開眼界。而百姓身上穿著的衣著雖然談不上富貴,但也顯示家有余財,這都比河州要好許多。
坐在徐二郎馬背上的長暉見狀就嘀咕“河州和京城差距還是有點大,爹爹要努力啊。”
這一兩滄桑的語氣,可被提多辛酸了。然而,這副努力裝大人的模樣,也是很好笑就是了。
不說來往的百姓們見到了,忍俊不禁噗嗤笑出來,就是瑾娘和徐二郎,也被逗的不輕。
瑾娘想問兒子,“你怎么只讓你爹爹努力,怎么不說自己努力一下,為河州百姓謀福祉?”結果就見徐二郎很是鄭重的應了長暉一聲,“好,爹爹努力。爭取讓遼東所有百姓都和京城百姓一樣富裕。”
瑾娘:“……”你們父子說吧,我就不插嘴了。
馬車走過熱鬧繁華的朱雀大街,很快拐到柳樹胡同口。正要進去柳樹胡同時,瑾娘諸人突然聽到一聲有些熟悉的聲音,響亮又欣喜的喚了一聲“士衡?”似乎是徐二郎回了頭,那人看清楚他的模樣,登時朗聲大笑出來,“哈哈哈,還真是你。我下衙準備歸家,就看見你們這一行人從前邊拐過,我看你背影有些眼熟,趕緊過來瞅瞅,結果讓我逮個正著。”
這說話的人可不正是下了衙門,正準備歸家的宿遷么?
也真是巧合,宿遷就是從馬車窗口往外邊瞅了一眼,就見到個熟悉的背影。他腦子一靈光想到徐二郎也是這幾日到京,當即覺得這就是緣分。
他讓下人驅馬車趕緊跟上來,結果就這么巧,是徐士衡無疑。
瑾娘一聽是宿遷過來了,就讓長樂幾人都下馬車。宿遷是徐二郎知己好友,倫理是他們世伯,幾年未見,他們是該下去見了禮。
宿遷此時已經走上前,看見幾個孩子要下馬車,連忙出手制止了,“都別下來,趕緊坐上去。趕了十多天的路,孩子們都累的很,就別折騰他們了。我也就過來瞅一眼,和士衡說上兩句話。”
又連忙制止三胞胎,“聽伯伯的,可別下來了,咱們頭一次見面,伯伯沒給你們準備見面禮,你們要是行禮,我豈不尷尬了?都歇著,等伯伯下次過來,你們再來見禮。”
三胞胎聞言看看爹娘,得到爹娘的首肯便應了。但為示對長輩尊敬,他們即便沒下馬,還是舉手揖了一下,就連有些驕縱的長綺,也矜持的福了福。
孩子憨態可掬的模樣,可把宿遷樂壞了。別人家的孩子真是怎么瞅怎么好,但是一想到自家里那個和三胞胎差不多的混世魔王,宿遷臉一僵,覺得這么大的孩子,好像也沒那么可愛了。
長綺幾人訝異的看著下面那個伯伯,一會兒笑的花似得,一會兒又是個苦瓜臉,這變臉的功夫可太好了,比長平哥哥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