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暉看小人書看得渾然忘我。他站著看,坐著看,躺著看趴著看,屋里待膩了去屋外,總歸能找到一個讓自己舒坦的姿勢、讓他舒服的地方。
這么看了五天,長暉對小人書依舊興趣勃勃,榮哥兒和小魚兒見狀,當面不說什么,背后去唏噓了好幾回、
榮哥兒頗有些羨慕的說,“長暉比我穩得住。”
想當初他看到第三天的時候,就渾身不得勁。最多堅持到第五天,他頹然放棄。
之前他對長暉的猜測也是五天,覺得這小不點不可能越過他這個哥哥去,也不可能比他更有耐性。但現實是,長暉至今對小人書興致高昂。
小魚兒也說,“長暉身上有股‘癡’性在。”
這點其實瑾娘也發現了。
就好比小時候長安送給三胞胎積木,讓他們搭建各種建筑和造型。長洲和長綺玩一會兒就感覺沒意思了,把東西丟的滿屋子都是。反觀長暉,他永遠都是最坐的住的一個。要么堅持到把東西搭建好他罷手,要么是實在坐的時間太長了,渾身不舒坦,才被奶嬤嬤喚起來。
說這點就是為了佐證,長暉這個孩子別的地方不出挑,許是沒他的兄姐姐妹悟性高天賦好,但他這股“癡”性用對了地方,將來未嘗不可以成為某一行業的大家。
這么想著,瑾娘擰著的眉頭漸漸松開。她擺擺手讓小魚兒和榮哥兒趕緊回去上課去,至于長暉這里,她一只派人看著,不會讓他出事。
小魚兒和榮哥兒一看時間不早了,確實要到上課的點了,趕緊給瑾娘行了禮準備離開。
姐弟兩人走到院子里就碰見長綺從東邊廂房出來。
隨著三胞胎年齡漸長,長洲和長暉都搬到前院去了。到是長綺,她原本也該搬離翠柏苑,想去和兩個姐姐作伴。但水云居的繡樓上只有兩間正經的小姐臥房,長綺再過去三人一起住就有些擁擠了。
長樂倒是想搬出來,把地方讓給長綺,讓小魚兒帶著長綺住。可長樂愿意,瑾娘不樂意啊。人家小姐妹倆住的好好的,你說你過去摻一腳干么?
況且那院子長樂用了大心思布置的。里邊藥田藥房都有,藥田雖然不大,但藥材養的可好;藥房里邊布置的妥妥帖帖,推門進去一股子沁人心脾的藥香味兒,瑾娘覺得在哪里多呆一會兒都是享受。
浸染了藥香的屋子可不好找,長樂喜歡的什么似得,在家里沒事兒時通常都呆在藥房中。哪怕是做安瀾夫子給她布置的功課呢,小姑娘也更樂意呆在那個房間,因為注意力更集中,精神頭更好。
那屋子是長樂的心頭好,瑾娘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她就這么搬出去。所以長樂還是和小魚兒住在水云居。倒是長綺,不想自己住,就繼續賴在爹娘院子里。反正姐姐哥哥們都不住在爹娘跟前,她跟爹娘住的近些,還方便過來和爹娘說話。
小魚兒領了長綺去上課。
這天下午徐二郎回來的較晚,等到天都黑透了才到家。
不等瑾娘詢問他今天去哪兒了,徐二郎就率先開口,“溫大人和李大人尋我說話。”溫大人是如今的河州知州,徐二郎升遷為遼東都指揮使后,知州位置就是由他接替的。這人為從別的州府升遷過來的,在河州沒什么根基,又因為不知是想討好徐二郎亦或者和他討教的原因,和徐二郎來往比較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