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場景長樂和小魚兒碰見過幾次,心里窩火的很,偏有那還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倒襯得他們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似的。
兩人擺擺手,“哥哥們去吧,我們不去。”
長綺也揮揮小爪子,“我也不去。”她還要泡藥浴,要連續泡三個月,如今才一個月,不好中斷了。這藥浴的方子是長樂在古書中發現的,對改善人體質有奇效。長綺這個小武癡聽說世上還有這好東西,就堅決要親自試試,然而沒經過驗證的方子,長樂可不敢給妹妹用。按照長樂本來的想法,她是想傳信給師傅,讓他老人家幫忙看看方子可否使用,以及是否有什么忌諱。然而李大夫云游在外,行蹤飄忽不定,他上次來信說要繼續往西北走走,如今走到哪里……除非李大夫告知,不然長樂還真尋不帶他。
這方子里的藥材大多補血益氣,強健筋骨,按說即便沒有改善體質,也不會把人醫壞了,可長樂到底心有疑慮,所以又拿去給桂娘子看了看,得到桂娘子的首肯,又得了嬸嬸的應允,這才給長綺用上了。
小家伙在有關提升武力值的所有事情上都非常上心,所以逛街什么的,還是下次去吧。反正前段時間也去了幾次,如今沒多大興趣了,她還是按部就班的繼續泡藥浴吧。
打發了五個小子出門,又囑咐他們早去早回,順便讓三個小姑娘也早點回去收拾休息,瑾娘就閑下來。
她沐浴過后終于喘了口氣,這種安靜閑適的日子,她可太可了。
瑾娘悠哉悠哉的又給徐二郎回了一封信,才去翻話本消遣。
徐二郎終于確定歸期,如今正準備往京城來。他問瑾娘可有什么想要的東西――其余無關緊要的話全被瑾娘忽略了,她只惦記著這一句。
瑾娘讓徐二郎捎帶些貪圖各州府的特產來,方便回頭給親友們送去。另外各地花樣繁多的布匹、首飾、耐存放的美食也不要放過。最最重要的是,要重點搜尋一些拿的出手的奇珍了,不管是娶媳婦還是嫁閨女,那可都用得著。現在忙活總比事情到了眼皮子底下再四處奔波強有錢他們家幾個孩子年歲上相差并不大,若真把事情堆到一起干,屆時怕是要忙昏頭。
瑾娘一邊百無聊賴的翻著話本,一邊琢磨,是否要在信件中多添幾句,讓徐二郎去滁州找善于鏤雕的師傅,給幾個小姑娘一人弄一副鐲子來。她手中有一塊兒上好的血玉,設計合理了,能打出一套完整的頭面來。
但是一套首飾那夠分?屆時再讓閨女媳婦的因此鬧矛盾可不劃算。可若是現在打成鐲子給長樂三個,也有現實問題存在。
其一自然是怕東西送到徐二郎手里時太晚,他已經走過來滁州。其二就是,三個姑娘還沒長成,現在按著他們的尺寸打了鐲子,過上幾年也不合適了,那不糟蹋東西么?
也不能說糟蹋,畢竟鐲子孩子們戴過,也算是物盡其用。可能讓這些東西效用最大化,那為什么不呢?直接打成成人尺寸的,等著她們及笈了再用不好嗎?
這個建議很好,想法也不錯。可還有個現實問題就是,那血玉怕是打不出三對鐲子來……
瑾娘糾結來就借錢,也沒糾結出個所以然最后她決定不為難自己了,一切還是順其自然吧。
關鍵也是瑾娘沒功夫琢磨這些了,因為第二天通河親自過來和瑾娘說了一個讓她頭皮發麻的消息:長安好似見過他生母了,并且派人在查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