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綺點頭,“我也覺得可巧了爹爹。不過玉安哥哥真聰明,他只聽我一句話就判斷出我是爹的女兒,”
瑾娘幾人好奇的問,“你說了什么?”
長綺就把她說過的話又說了一遍。
然后瑾娘就忍不住感嘆了一句,“果真是個聰慧的。”
榮哥兒哼哼唧唧,“也就一般吧。”
長樂和小魚兒看著榮哥兒笑,不過卻沒附和榮哥兒,這次他們倒是贊同長綺的話。長樂還說,“只聰慧還不行,關鍵還是為人細致。”
小魚兒點頭,“一般人對長綺那話也不會多想,偏他就想了,還根據年齡啥的估摸出長綺是爹爹的幼女,也是很厲害了。”
瑾娘不知想到什么,心思倏然一動,然后問徐二郎,“玉安今年多大了?”
這點徐二郎如何得知?
他和宋明乾還是這一個月熟悉起來了,對彼此倒是了解幾分,但是要說對對方的家眷有幾分了解,那就一點都沒有了。
不過宋明乾比他略長幾歲,他成婚時間也略晚,如此一算,即便宋玉安是他的長子,頂天了也就比小魚兒大個三五歲。
徐二郎如此一說,瑾娘眼睛就亮了。大三五歲那叫大么?那都不是事兒。
瑾娘立馬看向長樂,長樂今年也到了豆蔻年華,也該說親了。以前她沒這心思,是因為沒遇到好的,私心里覺得那些夫人們介紹的人選埋沒了長樂的人才。不過這個宋玉安不錯啊。
青陽書院奉行的有教無類的教學思想,收學生從來不看出身,教導學生也不是一門心思讓學生往科舉上靠攏。
瑾娘覺得,作為下一任山長,宋玉安骨子里肯定也是認同這個思想的。
他的思想指定要比時下男人開放一點,應該比較容易接受長樂外出行醫的事情?
瑾娘眼睛亮晶晶的看看長樂,又看看徐二郎,這啥意思……基本上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長樂臉龐立馬就紅了,想和嬸嬸說,她還小,不急著說親。宋玉安聽著是個好的,容貌出色,品性不俗,家境簡單,父母慈愛,但他家在蘄州。蘄州不說距離京城多遙遠了,可蘄州境內多水路。
她這個暈船的體質,上了船就吐得上吐下瀉,她也是真怕了這江南的河道了。而她行醫救人,有時候為了趕時間還不得不乘船,想想都是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