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兒和長綺已經睡下了,長樂在自己的屋子中,翻閱最后兩頁行醫手札。
這是她的習慣,每天晚上臨睡前都要翻閱一本。以達到時時翻閱,時時記憶的目的。這里邊的東西看看過上百遍了,都已經能倒背如流,所以看得非常快。丫鬟說完那句話,長樂手中的書也翻完了,她就道,“好,我知道了。你們也去歇息吧,夜里警醒些,若小嬸嬸那邊有什么動靜,你們及時來報。”
這一夜很快過去,好似才剛閉上眼,天就亮起來。
新的一天開始,徐二郎精神抖擻,幾個孩子則蔫的像是霜打的茄子似得。
徐二郎見狀挑挑眉,瑾娘知道她會說什么,就趕在他先頭說,“快吃飯,吃完飯上課的上課,行醫的行醫,跑腿的跑腿。”
榮哥兒悶笑一聲,應了一聲,“都聽娘的。”他都看出來了,爹剛才指定想說讓他們去外邊跑兩圈清醒清醒,還是娘心疼他們,將這茬岔過去了。
照舊在翠柏苑用的飯,飯后小魚兒和長綺去安瀾夫子處上課,長樂跟著長安、宋玉安幾人往外院走。
到了外院,先把長洲長暉送到孫夫子處,三人又一道出了門。
今天是長樂出去義診的日子,她如今對制藥的興趣,要比行醫的興趣大許多。所以每月里逢三六九會出去行醫,其余時間就呆在內院研制她感興趣的一些藥方。
徐二郎將從麗家庫房中,收到的那些藥方子——當然特制殘缺的古藥方,給長樂拿了備份的出來,長樂的興致高漲,見獵心喜,都很不能長住藥房不出來了。但噎不成。畢竟她早先經手的幾個病人,如今還沒痊愈。她承諾過病人及家屬,說是十六會過去復診,不好言而無信。
長樂帶著文青文華,以及兩個侍衛就坐馬車走了。倒是長安和宋玉安、榮哥兒,坐著馬車去了衙門。
到了衙門恰逢徐二郎帶著澮河從里邊出來,長安連忙上前幾步,“二叔,今天我們去哪里?”
“去城西五十里的鏡湖看看。”
“鏡湖?”宋玉安訝異出聲,“莫不是哪里又發現了世家庫房?”
徐二郎直接看了宋玉安一眼,唇角微翹,“去了就知道了。”
話是如此說,但能勞動總督大人親自出馬,這消息八成是準的。只是竟然是鏡湖,那個世家那么心大,將私庫藏在哪里。
宋玉安心中揣測不已,長安則拍拍他的肩膀,給他一個“厲害了”的眼神,就連榮哥兒,也敬仰的看著他,“玉安哥哥心思通明,機智敏銳,我差玉安哥哥遠矣。”
宋玉安聞言汗顏,“謬贊了,謬贊了。”
說是去鏡湖,可因為昨天中秋,好多人在湖中賞燈,以及坐花船游玩。這些人大多夜宿在船只上,這就導致,他們到了鏡湖時,那邊還有許多人。
徐二郎沒有穿官服,只穿著常服沿著鏡湖漫步。他模樣清俊,面容白皙,穿著月牙白的常衫,還頗有些風雅文人的做派。當然,前提時不去看他的臉,不去注意他滿身威儀,那他這“路人”的身份,還可以維持片刻。
徐二郎帶著澮河在前邊走,長安三人就跟班似得在后邊跟著。
徐二郎不時停下腳步,聽澮河指著某處詳細稟報什么。而這時候,長安三人也順著澮河指點的方向看去,猜測那里有什么貓膩。
鏡湖非常大,甚至大過整個通州城。要繞著鏡湖走一圈很不容易,一天下來都不見得能將所有地方都走過一遍。
好在他們的目的地似乎非常明確,就在驚呼西北的方向轉悠。
鏡湖西北處有一處名叫“江集村”的村子,那村子算是距離通州城池最近的村落。
村子中的百姓往上數幾輩,有著同一個老祖宗。而他們普遍姓江,這就導致百姓們非常團結。
又因為前方靠近通州和鏡湖,背后有大山,他們把采摘的山貨和菱角之類販賣到通州,竟也賺了不少銀子,由此,這江集村還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