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回想起來,上一年小魚兒和爹娘從遼東回到京城,聽過的兩場大戲中。其中有一樁是大理寺卿“父審子”,也就是云昭武被污蔑案;另一間狗血大戲,可不就是剛才丫鬟給她科普那樁。
至于為何連個丫鬟都對內情知道的如此詳細,那是因為秦家大姑娘身邊的忠仆,事后將此事告知了秦老太爺。秦老太爺雖然離開京城多年,但當年結下的人脈猶在,再有平日看忠誠侯府不順眼的勛貴們往其中摻一腳,之后這事情也鬧到了御前。
聽說陛下聞訊后大怒,將忠誠侯府降爵處理。也因此,原本還是忠誠郡王府,轉眼間就成了忠誠侯府。
忠誠侯夫人嫉恨秦家做事不留余地,也就對外甥女虐待原配所出嫡子一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若非之后吳迅險死還生,秦家老太爺親自去了京城面見允文帝,不然吳迅還要在那府里受苦。
秦家整體來說還算和諧,也沒那么多狗血。就只有秦家五爺的未婚妻,以及吳迅的生母一事是府上的忌諱。過去做客記得盡量不要提及這些話題就萬事皆安,不然就是結仇了。
丫鬟將事情拆開了說給小魚兒聽,小魚兒聽得認真仔細。就連原本有些坐不住的長綺,不知不覺也聽了進去。
但和自家姐姐至始至終淡定的神色不同,長綺面上的表情可精彩多了。
聽到忠誠侯府的表姑娘作惡,攔下了去請穩婆和大夫的丫鬟,長綺惱的捶椅子。聽到吳迅被害的冬天落水,吃的藥材過期,要么就缺斤短兩,小長綺白嫩精致的小臉都變得扭曲了。
她面上表情如此精彩,小魚兒也不覺得意外。畢竟妹妹就是如此嫉惡如仇一個人,她要是不對此表露憤恨,那她才要奇怪長綺是不是轉性了呢。
又過了片刻功夫,驚蟄從外邊過來,說是老爺和夫人已經進府里來了。
小魚兒和長綺聞言,趕緊站起身往外走。
走到院門口時,她們恰好和得到消息的陳佳玉碰了個正著。
陳佳玉笑著說,“二哥二嫂來接你們了,你們倆隨我一道往前邊去吧,我正好過去見個禮。”
等到了前院,諸人都見過,瑾娘便讓人攙扶陳佳玉回去歇息了。
他們現在趕時間去秦府,等從秦府出來了再聊。
一路往外走時,小魚兒將方才從丫鬟那里打聽到的消息,和娘親如此一說。
小魚兒見母親面上沒有訝異的神色,就問,“娘早就知道么?”
“知道的。不然哪里好意思登人家的門?這是事前必須做的準備工作,不然一個不留神說了不恰當的,那就成惡客了。”
瑾娘見小魚兒面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就道,“不過你你們是小姑娘,不用忌諱這么多,去了就只管和秦府的小姑娘一道玩耍就是。秦府與你們三叔府上比鄰而居,你們還要在三叔家住不少時日,那今天就看看能不能在秦府結識兩個志趣相投的朋友,這樣也好方便有個友人來往。”
小魚兒還沒表態,長綺眼睛卻亮了。她都想問問娘,志趣相投的朋友可以不是小姑娘,而是小公子么?但是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娘會是這么一個恐怖的反應,所以長綺明智的趕緊把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瑾娘沒注意這茬,倒是徐二郎忍不住看了兩眼小女兒。總覺得長綺藏了別的小心思,可惜女兒大了,老父親不好過問太多了,實在遺憾。
秦府與徐府距離實在是近,因而出了徐府大門,幾人根本沒乘車,也沒騎馬,就這般直接走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