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想法長樂都在書信中詳細寫出,最終還讓嬸嬸代她與秦府中人說聲抱歉。
她是醫者仁心,也不會對吳迅見死不救,但晚些過來是更改不了的事情,還希望秦府中人諒解。
瑾娘看過長樂的書信,就將之地給小魚兒,“你姐姐做事還是這么妥帖。”
小魚兒匆匆看完書信才回復她娘,“姐姐自然就是如此,若非她丫頭砸在醫書中抽不出身,不然管家這種事情完全不需要我插手,姐姐輕易就搞定了。”
瑾娘點頭,也覺得小魚兒這說法沒錯。她心底倒是是欣慰的,長樂畢竟是在她膝下長大的,她出息了,懂事了,瑾娘就有種成就感和滿足感。
瑾娘又說,“不過你姐姐說要晚上半月一月的再過來,這真是再好不過。之前我還琢磨是不是去封書信讓你姐姐晚些過來閔州。如今卻不用了,你姐姐自己就被這幾樁事情絆住腿腳,一時間騰不出空來閔州。這也能錯開閔州的動亂,我這顆心總算是放下了。”
小魚兒就說,“幸好娘沒去信,不然大哥和榮哥兒,大姐他們指定擔心的睡不著覺。說不定他們商商量量的,就一股腦全跑閔州來了。”
瑾娘:……
想了想自家幾個孩子的脾氣,這事情還真有可能發生。瑾娘就忍不住嘆口氣,孩子太孝順也不好,就像是遇到這種情況,幾個孩子要是都跑來,她得嘔死。
錯過這件事不提,瑾娘又將長安和榮哥兒,以及長洲長暉的書信拿過來翻看。
幾個孩子倒是都沒養成徐二郎的寫信習慣——徐二郎寫信是能簡則簡,一封書信上只寫三五個字的情況比比皆是。與他這為人叔為人父的比起來,幾個孩子的家書可以稱得上嘮叨了。
幾人將在書院的大致情況都說了說。
長安和榮哥兒到底大些,書信寫的非常流暢,事情也交代的簡單明了,他們的書信讀起來朗朗上口,就是看著都賞心悅目。
與這兩人相比,長洲和長暉的家書就絮叨多了。兩孩子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想到什么寫什么,看得瑾娘腦袋疼。
瑾娘好不容易看完,就崩潰的和小魚兒說,“還以為進了書院能長進些,結果還是這么模樣。這書信寫的,我讀起來腦袋都要炸了。”
小魚兒呵呵笑,“娘您換個角度想,長洲長暉雖然字體難看些,敘事起來沒重點又太絮叨了些,但是他們講的日常不是挺有趣的么?能您無聊了拿出來翻翻,保準能打發時間。”
……
謝謝,但是我并不需要。
瑾娘:“長安和榮哥兒都說了,他們已經經歷過一場考試,長安的程度好些,能算是中上。榮哥兒要差些,只能勉強算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