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倭寇大多身量矮小,這些男人反倒身量高大。
再有他們發出的哀嚎,竟然還有西北或允州等地的口音。這,這要是這些人不是大齊人,徐翀能把自己的腦袋擰下來給人當球踢。
那事情可就有趣了。
大齊的男人,跑到了倭寇堆了當東瀛人。
他們是大齊安排過去的密探么?那也不像啊!畢竟他們的刀槍可是一下下揮向閔州水軍的,他們的劍尖,可沒有朝向倭寇!
那情況就更有趣了。
徐翀抽身從水域中撤出來,找到同樣留守到水師大營的一位將軍,兩人私下里說了些什么。稍后,就見又從水師大營中涌出幾千名士兵。這些士兵目的非常明確,他們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綁人。
他們三人一伙,五人一隊,將那些身高顯眼的倭寇都捆綁起來,一一運到水師大營去。
發動這次突襲的倭寇將領見狀不妙,當即打起旗語要撤兵。
但包括徐翀在內的閔州水師大營的士兵們,這些年早受夠了倭寇的鳥氣。要不是早先有個趙猛在頭上壓著,總是奉行窮寇莫追的原則,倭寇說不定都被水師大營的士兵們攆到家門口了。
眾人都憋了滿腔郁氣要出,且趙猛帶走了閔州水師的大部分精英,空缺下來的職位等著眾人前去填補。
換句話說,如今就是建功立業的好機會。這要是錯過了,還想要加官進爵,那說不定得等下輩子了。
因為突襲的這一支倭寇軍隊,也不過一萬余人。后續雖然還有五六萬人支持,但是那些人一時半刻肯定趕不過來。鑒于此,這次領兵的倭寇將領將旗幟一收,小船一掉頭,就想回轉。
眼見他要跑,這邊閔州水師的士兵也來勁了。他們從四面包抄,勢畢要將這些人全都留下來。
殺死十個倭寇就能當百夫長,殺死一百個,就能當千夫長,若是殺得更多些,金錢地位什么都有了。
東邊水域廝殺聲兩天,與之相比,閔州城卻安靜的仿若死地。
街道上空蕩蕩的,偶有幾個行人從市面上走過,也行色匆匆,面上的表情也是恐懼害怕。
這時候的閔州,和早幾個月的通州還有些相像。
不過也略有不同的是,那時候通州百姓戰戰兢兢,是擔心徐二郎在對世家動手后,眼里不揉沙子的將他們這些犯了小錯的也拘了或砍了。是以有段時間,通州城風聲鶴唳,百姓走路都是墊著腳尖的。
而如今的閔州,這些百姓可不會因為總督大人的殺伐果斷而恐懼。他們害怕的是不知道何時會打進來的趙猛,以及不知道又要做下多少孽,才肯離去的,那些窮兇極惡的倭寇。
百姓們惶恐難耐,在家中唉聲嘆氣。他們聽著遠處那些喊殺聲,更是想拋家棄業帶著老人孩子離開閔州算了。
但是如今城門都關上了,想離開閔州又豈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富貴人家這時候就召集起仆人,讓他們分時段巡邏;至于平民百姓家,只能瑣死大門,一家老小齊聚在一個房間中,等待不知何時會到來的,不知是好是壞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