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廟、土地廟之類的建筑,在大唐國土頗為常見。
自從玄奘法師取回真經,弘揚佛法,世間諸多神佛傳說便愈發興盛。
無論佛寺還是道場,皆是遍布天下。
連帶著山神廟等供奉場所,也是處處可見。
這些半民間半官方修建的廟觀,即便香火不好,在某些時侯也能充當驛站、流民處所等作用,自然是多多益善。
夜幕下。
袁抗瞧著不遠的山神廟。
此廟外觀陳舊,年代似乎頗久遠。大殿、偏殿、破院墻等一應俱全。
廟門口停歇著幾個路過的商販,廟內燈火透亮,也有不少路人在歇腳。
袁抗先竄到偏僻院墻后,脫離法術,恢復原貌。
整理了一下自身破衣襤褸,又抹了一把黑灰掩飾面目,他再才緩緩走近山神廟。
進了廟門后,不少目光都眺望過來。
袁抗默默打量幾眼。
廟內或站或坐有大約二十人,多是暫時歇腳的江湖路人商販等。間或幾個常住的乞丐和流浪漢。
地上堆著火堆,木柴噼啪燃燒著,涌出暖暖熱意。
袁抗找了個僻靜角落,靠著墻壁休息。
這個廟里還未發現“問號”,只能繼續找下一處。
等符箓法術恢復后,找機會搞點吃食填補饑餓再說。
廟內還算是安靜。
相熟的坐一起竊竊私語,個別的要么在整理行囊,要么捧著書卷搖頭晃腦,有幾位甚至洗刷著瓦罐,準備煮湯飯。
袁抗瞧著這一切。
直至此時此刻,看著古廟古裝,聽著方言古語,他才是真正感受到自己確實身在大唐古代。
“現在是嗣圣元年,唐高宗李治駕崩,武后臨朝聽政。似乎歷史上,沒過幾年武后就改朝稱帝......”
“咦,怎么還有國戚亂綱、諸王叛亂的故事?”
袁抗回憶著自身的歷史知識,但搜及原主記憶卻又發現歷史改變。如今武后朝政不穩,天下諸王戰亂,大唐國土遍布戰爭。
也就是說,這里并不是我熟悉的唐朝......
袁抗默默沉思。
忽然!
山神廟內響起一陣喧嘩。
袁抗抬眼望去,不禁一愣。
正前供桌上,不知何時,坐上了一只老猴子。
老猴子毛臉雷公嘴,白眉垂落,體形似人。敞履襤褸,稀松的毛發耷拉,蒼朽皮膚上留有癬疤。項間戴著污穢的佛珠串,一副窮困潦倒的落魄苦相。
它那昏黃渾濁的雙眼,始終似睜似閉,只伸出枯柴般手臂,尖銳如鳥爪掌指,在供桌上一拍。
砰——
滿廟俱靜。
“你們一定都聽說過,關于他的故事......”
老猴子聲音低沉滄桑。每一字皆是送入眾人耳中,宛若在耳邊訴說。
眾人更是寂靜無聲。
“有人說,他幫唐僧取到了真經。封了斗戰勝佛,從此,留在了靈山......”
“也有人說,那個成佛的根本不是他。真正的他,早已在西行路上煙消云散,不復存在......”
“還有人說,西游取經的故事只是杜撰,從未發生過如此驚心動魄之事,虛假難明......”
老猴子的昏黃渾濁雙眼,緩緩掠過眾人,略有一絲冷笑,略有一絲嘆息,緩緩道:
“但我要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沒有聽過......”
它的話音未落。
哐當——
一只破碗被砸在地上,碎片四濺。
幾個五大三粗的商販站起身,罵罵咧咧道:
“玄奘法師取回真經,已過了近三十年光景。你這故事說來說去,我們早便聽得滾瓜爛熟,又有甚么好講的!聒噪!”
“如今大唐處處交戰,民不聊生,誰還聽什么取經故事?三藏經文鎮在長安,也未見什么風調雨順,你這老猴還不快滾!”
“長安城有不少都是騙錢的妖怪!自從西游取經之后,皇帝恩允一些猴妖入城,你等便不拿自己當妖了么?”
“聒噪......”
“下去下去......”
“滾遠些......”
眾人立即起哄喧嘩,都不想聽老猴子繼續說。
老猴子滿臉尷尬。
旁邊嗑瓜子的某個江湖豪客,把老猴子驅趕下臺,湊近低聲道:
“離此廟不遠,有個果林。你若快去,興許還能撈到不少果子吃。總好過在此討飯,受人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