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大唐朝內,武后有一位心愛的男寵張易之,號稱大唐第一美男......
若是太子哥落在凡間,估計比張易之更受寵......
“咳......”
袁抗咳了一聲,揮去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微笑道:
“太子,我想請問,什么是人仙元嬰三災?如何渡災?”
敖桀眉頭一皺:“你只是金丹修為,為何問起元嬰?”
“有備無患嘛,提前學習,便于將來晉升。”袁抗笑著解釋。
此刻他識海內的元嬰,只是虛形,所以敖桀感應不到。
敖桀想了想,指點道:
“所謂三災,是說金丹大成圓滿后,鬼仙的‘精氣神’三元達到一定境界,便可以著手孕化元嬰。”
“三災,稱為精之災、氣之災、神之災。”
“精者,修行之種。世間九成以上的煉氣士,皆是人之初,人身而生。”
“除非是先天孕化之物,天生地養者。否則,必須渡過精之災,為元嬰結種。”
袁抗聽了若有所思,元嬰第一災,就相當于給元嬰結種。也可以理解為:“先懷上?”......
敖桀哪知袁抗心里在想什么,繼續說道:
“要想渡元嬰第一災,必須游歷凡塵,感悟人間百態。無論是為善、作惡等諸般行為,皆可引出‘精之災’。”
“這也是為何在民間有諸多傳說,流傳有神仙下凡或妖怪作亂的故事。只因此類傳言,大多是修仙者在渡元嬰第一災。”
袁抗聽到這里,終于有些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那么我如何知道自己引發‘精之災’?又如何知道自己渡過了呢?”
敖桀繼續指點道:“修行不同,感悟不同。但是元嬰第一災降臨時,你必定會知道。至于是什么形式,什么經過,我也無從告知,只能你自己經歷。”
“當你渡了精之災,元嬰清氣便能圓滿形成,一看便知。”
袁抗細細思考,又再問道:
“第二災又是如何引發?”
敖桀繼續說道:
“第一災‘精之災’渡成,第二災‘氣之災’便不算艱難。”
“氣者,修行之基。世間山海萬川,皆是盤古化氣而成。所以你只需游走著名山海奇景,感悟上古混沌散溢之氣。”
“時侯到了,便順利引發‘氣之災’。據我所知,第二災只要感悟到位,便能一蹴而就,大多修仙者皆能渡過。”
“此災渡完,元嬰清氣凝結實體,人仙境界便達成一半。”
原來如此......袁抗再次若有所思,第二災就相當于懷上后,孕育過程,等待出生了......
敖桀也不等袁抗詢問,繼續指點道:
“一災二災之后,第三災便又再困難。”
“神者,修行之性。結種成嬰,悟氣成形,煉神方可圓滿。所謂第三災‘神之災’,需要你做一件自身最怕的事,或自身最不敢面對的事。”
“此事可引發你的‘神之災’,一但渡過,煉神圓滿!”
“精氣神三災大成,三元嬰孕化圓滿,清氣貫頂,便是人仙之境!正式擁有仙體,壽載千年,騰云駕霧,食氣餐霞。”
敖桀說完之后,頓了頓,皺眉打量袁抗:
“金丹大成圓滿之后,至少三年,多則數十年的感悟,方可精氣神三元有成。再才能歷經精之災、氣之災、神之災。”
“你此刻如此急問,欲速不可達,小心耽誤根基。”
袁抗微笑道:
“多謝太子指點!”
此刻在袁抗識海內,三元嬰已經有了根基,只須進補天材地寶,有一定程度,隨時可以渡三災。
也就是說,袁抗減免了至少上十年的感悟過程。
當然,這些秘密,旁人不知,袁抗自己也不會說。
“凡間紅塵游歷,感悟世間百態,引發第一災......”袁抗開始發散思維。
之前太白先生有警告,不要在大唐州城里多待,以免更大的麻煩。
大唐不能去,東海的小國總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