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粒子探測器解構完成后的這一天半時間里。
陳舟的書桌上,又多了好多被填滿的草稿紙。
這一天半里,他終于抓住了那在幾天前還僅僅是可能的靈感。
他也即將把那個可能,變為肯定!
為了探求原子核內部的秘密,科學家們總想將原子核打開來看個究竟。
于是設法將一些帶電粒子加速,用這些經過加速的高速粒子,去轟擊一塊靜止的“靶”。
然后研究所產生的次級粒子的動量、方向、電荷、數量,等等等等。
這種裝置就是加速器。
如果希望將原子最外層的一個電子拉走,一般只要幾個電子伏的能量就足夠了。
如果想分割原子核,就需要幾百萬電子伏以上的能量。
如果要研究質子、中子的結構和內在規律,那就需要幾十億、幾百億電子伏的能量。
而在如此之高的能量之下,對撞機中所產生的粒子數,是可怕的數量級。
而這里面,如何探測到膠球,就是粒子探測器的工作了。
也就是陳舟即將得到的那個肯定!
時間最終定格在2016年12月31日晚上的11點57分58秒。
陳舟緩緩放下了手中的筆。
看著面前草稿紙上的內容,他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神色。
就說自己不會帶著這玩意跨年吧?
這不還要一會才會到2017年嗎?
舒服的伸了個懶腰,陳舟把眼前由薄到厚又到薄的錯題集,合了起來。
這個神器,可以暫時的休息一下了。
隨后,陳舟便舒舒服服的洗了個澡,往床上一躺,便美美的睡了一覺。
粒子探測器的問題一解決,整個膠球實驗課題的問題,就全部被解決了。
至于最后的研究成果轉換成論文,那就不用像先前那般火急火燎的了。
這一覺,是這么多天以來,陳舟睡得時間最長,也是最安心的一覺。
哪像前幾天,睡得又少,還睡不安心。
2017年元旦的第一天,陳舟如往常一樣醒來。
沒錯,原本以為自己會睡到起碼日上三竿才會醒的陳舟,正詫異的看著手機上顯示的關閉手機的顯示屏,重新躺到床上,準備睡第二覺的陳舟。
卻更加驚訝的發現,自己居然怎么也睡不著。
默默在心里嘀咕著:“膠球課題都解決了呀?我也不是很興奮呀?為什么會睡不著呢?”
不經意間,瞥到了書桌上的草稿紙,陳舟下意識的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
想了想,既然睡不著了,那就起來吧。
這么些天沒晨跑了,洗漱完正好去喊依依晨跑。
打定主意的陳舟,翻身下床。
邊穿衣服,邊走到了書桌前。
樂呵呵的穿著衣服,看著書桌上的草稿紙。
想著今天花點時間,就能把論文初稿整出來。
也能給那位一直吐槽自己的克羅斯教授,和那位一直對自己放養式教學的弗里德曼教授,一個驚喜了。
收拾完自己,陳舟小聲的哼著歌,便來到了楊依依的宿舍門口。
伸手,有節奏的敲著宿舍的門。
聽到敲門聲,打開門的楊依依,明顯愣了一下。
隨即,她意識到了什么,臉上頓時露出驚喜的表情:“開心,你……你把課題搞定了?”
陳舟笑著點點頭:“差不多了,結果已經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