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陳舟相信,已經明顯有了改變的諾特。
在之后,肯定會有極為出彩的時刻。
而諾特在拿到這些資料時的反應,則是超出了陳舟的預期。
只見,這位學姐在看了一眼之后,雙眼瞬間變得明亮起來。
就連她抬頭看陳舟的眼神,都變得熠熠生輝。
和諾特分開后,陳舟便回到了宿舍。
看了一眼書桌上,昨晚研究哥猜時,所寫的內容。
陳舟微微沉吟:“方向性的問題,應該不會存在,畢竟,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研究,再加上錯題集的佐證,我肯定不會再犯方向性的問題……”
“唯一存在的就是那臨門一腳,不知道該踢在哪里才合適……”
這樣想著的陳舟,就翻開了錯題集。
反倒是忘了他在吃早餐時,就急不可耐想要打開一看究竟的論文初稿。
錯題集上,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內容,已經整整記錄了十好幾頁。
這還是陳舟一直有著小進展的情況。
如果沒有任何進展的話,陳舟估摸著,這本錯題集,得有字典那么厚了。
從錯題集記錄的第一頁開始,陳舟逐頁翻看著,逐頁審視著。
翻看是梳理,審視是糾錯。
雖說被錯題集記錄的內容,即代表著錯誤。
但是,這些內容也并不全都是錯誤的。
打個比方,一道數學證明題,如果前半部分證明沒問題,但后半部分證明跑偏了。
那整個內容,都會被記錄下來。
錯題集,就是這樣。
所以,有些地方,還需陳舟自己去審視。
也因此,陳舟看的異常緩慢,也異常認真。
本來就打算全力攻克哥猜這一難題的陳舟,現在碰上了想搶先一步的人。
更使得他變得認真起來。
一天的時間,陳舟就這么坐在書桌前,專心致志的梳理并審視著自己的研究內容。
直到窗外的天色全部暗了下來,他才緩緩停下手中的筆,將錯題集合起來。
伸了個懶腰,陳舟微微將身子向后,靠在椅子上。
“當初,懷爾斯教授在證明費馬猜想時,一共花費了8年的時間,而這其中,僅收集這次證明所需的數學工具,就用了18個月。”
“但這是在數學工具欠缺,并且無法確定研究思路或研究方向的情況下,才需要做這樣的準備工作。”
“而我,不管是篩法,還是圓法,還是密率法,亦或者是三角和法,都是一步一步,用一個一個數論猜想趟過來的。”
“所以,關鍵點,還是在分布解構法本身上面……”
陳舟想著這些,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這一次的梳理和審視,雖然也給了他一些方向,但是更多的,卻還是如原來一樣。
陳舟并沒有實質性的收獲。
那一直阻擋他的臨門一腳,還是阻擋著他。
“我記得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在證明弱哥德巴赫猜想時,他的兩篇論文,只是將原來的下界降至了約10^30。”
“最后是他的同事,用計算機驗證了在此之下的,所有奇數都符合猜想,從而才完成了弱哥德巴赫猜想的全部證明。”
“難道說……”
陳舟微微搖了搖頭,還是算了。
他更希望自己能用純數學的方法,完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雖說計算機證明數學猜想的方法,早已被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