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半導體探測器的基本原理和氣體電離室相似,但是半導體探測器的應用范圍和應用前景,卻更為廣泛。
這一點,就體現為在鍺鋰、硅鋰、高純鍺、金屬面壘型等探測器的基礎上,所研制出的許多新型的半導體探測器。
比如說硅微條、硅漂移室等等。
而這些探測器所應用的領域,除了高能物理之外,還有天體物理、工業、安全檢測、核醫學、X光成像、軍事等各個領域。
而且,世界各大高能物理實驗室,幾乎都采用半導體探測器,作為頂點探測器。
米國費米實驗室的CDF和D0探測器,SLAC的B介子工廠的BaBar實驗,CERN這邊的LHC大型強子對撞機上的超環面儀器(ATLAS)和緊湊渺子線圈(CMS),以及日國的KEK,德國的HARA、HARB和Zeus等探測器都是如此。
并且,CERN的LHC大型強子對撞機,在超環面儀器(ATLAS)和緊湊渺子線圈(CMS)兩個探測器上,還采用了硅微條探測器代替漂移室作為徑跡測量的徑跡室。
此外,根據陳舟的了解,丁老先生領導的AMS實驗,為尋找在宇宙線中的反物質和暗物質,其探測器核心部分的徑跡室,同樣采用了多層硅微條探測器。
由米國、法國、意大利、日國、瑞典等等國家參加的GLAST實驗組,其大面積γ射線太空望遠鏡的核心部分,也同樣是采用了多層硅微條探測器。
在這個太空望遠鏡里,多層硅微條探測器主要用來作為γ→e-+e+的對轉換過程的徑跡測量望遠鏡。
其總面積,更是超過了80平方米!
硅微條探測器的位置分辨率可好于σ這是任何氣體探測器和閃爍探測器,都很難做到的!
而這,也是陳舟選擇這一課題研究方向的原因之一。
【半導體探測器有兩個電極,加有一定的偏壓。當入射粒子進入半導體探測器的靈敏區時,即產生電子-空穴對。】
【在兩極加上電壓后,電荷載流子就向兩極作漂移運動,收集電極上會感應出電荷,從而在外電路形成信號脈沖。】
【但在半導體探測器中,入射粒子產生一個電子-空穴對所需消耗的平均能量,為氣體電離室產生一個離子對所需消耗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半導體探測器比閃爍計數器和氣體電離探測器的能量分辨率要好得多。】
看到文獻中的這段話,陳舟習慣性的拿筆在草稿紙上點著。
事實上,半導體探測器的靈敏區,應是接近理想的半導體材料。
但實際上,一般的半導體材料,都有較高的雜質濃度,必須對雜質進行補償或提供半導體單晶的純度。
收回思緒,陳舟在草稿紙上,寫下了“實驗室”三個字。
寫完之后,又拿著筆在這三個字下面,點了好幾個點。
然后,陳舟才開始繼續看自己的文獻資料。
只不過,“實驗室”這三個字,因為張一凡的話,在陳舟的腦海里,始終揮之不去。
只能說,張一凡的一句“你是想整一個實驗室嗎”,令陳舟有些心動。
這些年的積累,陳舟還是一個富足的百萬富翁的。
終于,在又看了一篇文獻之后,陳舟打開了瀏覽器,開始搜索半導體材料實驗室的相關內容。
等待頁面跳轉的時候,陳舟想到:“半導體材料實驗室,我唯一接觸過的,也就是四十三所的實驗室,可那個實驗室的規模和配置,我這點錢,肯定不夠燒,所以,我得挑著看看……”
根據頁面搜索到的信息,陳舟開始查看設備等相關內容。
然而,還沒看多久,陳舟的表情就變了。
“這玩意,怎么這么貴?”
陳舟皺著眉頭,看著電腦屏幕上的內容。
以前,他只是聽說掃描電鏡很貴。
卻沒想到,這掃描電鏡,居然這么貴!
當然,這玩意也不是沒有便宜的。
據說某半島國家的,就有5萬美金一臺的。
但是,對于陳舟這樣對掃描電鏡的放大倍數,有著極高要求,甚至是苛刻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