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陳舟從熟睡中慢慢醒來。
昨晚睡覺前,他罕見地將所有的鬧鐘,全部取消了。
就當做是給自己短暫的放一個假了。
“舒服~”
呢喃了一聲,陳舟翻身下床,穿好衣服。
雖然有些留戀暖和的被窩,但是假期的美好,也正在與它的短暫。
現在,一晚上的酣睡已經結束,陳舟又要迎來新一輪的沉浸式研究了。
洗漱完,解決了早飯后,陳舟也便再次坐在了書桌前。
打開電腦,將極小模型綱領相關的課題資料,放在手邊。
在已經搭建好的論文框架里,陳舟開始撰寫這篇意義非凡的論文。
當然,陳舟的研究計劃,暫時并沒有做出太多改變。
在撰寫極小模型綱領課題論文的同時,交叉進行著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研究。
只不過,因為研究中微子振蕩概率,而發現的新公式,被陳舟單獨提了出來。
他打算在完成極小模型綱領的課題論文之后,將這個新公式再單獨寫一篇研究論文,進行發表。
雖說這個新公式的難度,比不上極小模型綱領。
甚至于,這還是陳舟研究物理課題,才偶然發現的內容。
但是,相比于極小模型綱領,這個新公式的應用意義,就要大上太多了。
再者,陳舟也不敢保證,是不是有哪位物理學家,也會偶然發現這個新公式。
所以,陳舟打算先發表了再說。
要不然,被人捷足先登的話,那得多遺憾?
歷時兩天,陳舟完成了《極小模型綱領與Z-理論的研究》的論文。
時間上,和陳舟自己預估的相一致。
至于為什么是這么個論文標題?
全是因為陳舟想要區分自己解決極小模型綱領的論文,與森重文的森理論之間的聯系。
和森重文停留在三位代數簇不同,陳舟所解決的是整個高維代數簇條件下的極小模型綱領。
他所完成的Z-理論,也與森理論有著極大的區別。
誠然,Z-理論也是這篇論文的核心。
論文完成后,陳舟并沒有立即進行投稿,也沒有上傳到預印本網站e-PrintarXiv上。
他打算等到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的這篇“新公式”論文,也完成之后,再一起進行投稿。
唯一令陳舟頗為無奈的是,現在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的論文,居然被他轉變成了數學課題的內容。
要知道,陳舟先前可是把這個研究,算作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研究時間里去的。
陳舟只好默默的在心里說道:“之后的時間,都是你的,就不要那么介意了哈……”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舟也將第二篇論文的框架,給全部打好了。
只不過,在進行論文框架搭建的過程中,陳舟總有種奇怪的感覺。
他總覺得,這玩意好像沒有他先前所說的那么簡單了。
似乎有什么東西,被他忽視掉了。
但是,一時間,陳舟又找不到被忽視的是什么。
在論文內容撰寫到一半的時候,陳舟心中的感覺,也越發強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