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成功的化被動為主動。
此外,也正是因為韋爾教授的研究,關于規范場論的研究,才有了另一個十分重要的結論。
這個結論也是后來規范場論的最初起點。
那就是,所有規范相互作用,必須通過規范粒子來傳遞。
也正是這一出色的研究成果,被泡利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從而吸引到了楊老先生。
只不過,雖然自1929年以后,學術界同意以規范理論的觀點,來看電磁現象,是很漂亮的數學觀點。
但是,這一理論卻并沒有引出,任何新物理結果。
但是,這并不能怪韋爾教授的理論。
只因為他發表論文的時候,人們還沒有正確地認識原子核的組成。
更不要說,有強相互作用的概念了。
也因此,韋爾教授的規范理論,沒有得到新的應用的時機。
這也是陳舟為什么說可惜的原因。
至于陳舟所說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還是很有必要的。
則是因為,韋爾教授留下的規范變換和局域對稱性思想,被楊老先生很好的發展了。
楊老先生將規范不變性,推廣到了強相互作用中的同位旋守恒。
同位旋守恒和電荷守恒是有著相似之處的。
因為它們都反映了,系統內部的一種隱藏的對稱性。
同位旋也是基本粒子的重要性質之一,是用來區分原子核里,如質子、中子等基本粒子的一個物理量。
最重要的是,實驗證明了,原子核里的強相互作用,具有與電荷無關的特性。
就像質子與質子,中子與中子,以及質子與中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是相同的。
這也就說明了,單就強相互作用而言,質子與中子之間,沒有區別。
由于質子和中子如此相似,物理學家們便提出,將它們描述為一種粒子。
也就是把質子和中子,看成同一種粒子的兩種不同狀態。
在同一組中,質量接近,宇稱相同,但電荷不同的粒子,都可以看作是,同一粒子處于不同的態。
而同位旋這個新物理量,便是為了描述這種兩重態或多重態的性質,而被引進的。
同位旋在物理學中的主要意義,也就在于,當粒子在強相互作用下發生碰撞時,它們的同位旋守恒。
也就是,強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總同位旋值保持不變,弱相互作用和電磁作用的過程中,同位旋不守恒。
楊老先生正是基于同位旋的這一法則,試圖將規范不變性,推廣到同位旋守恒定律中去。
以期達到和韋爾教授一樣的目的,也就是將同位旋局域化,并研究由此而產生的相互作用。
后來的事,就是楊老先生和米爾斯教授,成功的將規范不變性,推廣到同位旋及不可易變量中了。
也才有了現在的規范場論和楊-米爾斯方程。
當然,楊老先生和米爾斯教授的堅持,也是這項研究的一段佳話。
“叮!”
“叮、叮!”
又是一陣“叮”、“叮”、“叮”的聲音,打斷了陳舟的思緒。
看了眼電腦上,又一大批下載好的文獻資料,陳舟嘴角微微露出一絲笑意。
如果說楊老先生是站在韋爾教授的肩膀上,那他便是所有物理學前輩們的肩膀上。
甚至于,因為錯題集的存在,他這個肩膀,只會越站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