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在張一凡看來可有可無的消息,對陳舟來說,卻是有著更多意義的。
意義就在于陳舟想要組建的研究機構。
盡管陳舟的先前想法,是打算從數學和物理學的理論研究入手。
但后面,肯定是會涉及到化學和材料學的這些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的。
如果真讓陳舟等到張一凡老老實實花個五六年時間,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給讀完。
那陳舟估計是等不了那么久的。
他也會適時的跟張一凡去提一下提前畢業的事。
現在好了,按照這位教授的要求,那張一凡畢業的時間,也就不用擔心了。
到時候研究機構里的化學和材料學實驗室,也就有了熟悉的實驗團隊。
所以,陳舟在張一凡表現出漫不經心的態度后,很是語重心長的跟他說道:“一凡吶,這說明你的導師,對你是十分看重的,你不應該滿不在乎,而應該去驚艷他一下,知道嗎?”
張一凡不解的問道:“驚艷他一下?”
陳舟很是認真的說道:“你應該向他展示真正的技術,讓他知道,你不是依靠誰,你是靠你自己,你就是張一凡,你本身就很優秀,你可以做到提前畢業……”
陳舟第一次叨叨了這么多話,張一凡還反倒有些不適應。
但他也沒有多想,只當是陳舟為了鼓勵他,才說的這些話。
畢竟,陳舟這么長時間,對他的幫助,是完全可以看得見的。
如果不是陳舟的話,他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做出金剛石半導體材料這樣的研究成果。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在材料學領域,嶄露頭角。
但現在,陳舟幫助他,提前實現了。
不說其他的,因為那篇論文的原因,現在的他,也已經不是藉藉無名之人。
所以張一凡對陳舟說道:“嗯,我知道了,那我就去驚艷一下我的導師。”
頓了頓,張一凡發自內心的說道:“陳舟,謝謝你。”
聽到這話,陳舟的臉上,方才露出滿意的笑容。
除了給張一凡打的這通電話外,陳舟的時間,全部花在了課題研究之上。
當然,和楊依依的聊天啊,電話啊,那都是不算的。
因為那是生活的一部分。
“楊氏理論是基于su(n)組的一種規范理論,或者更普遍地說,是一個緊湊、半簡單的李群……”
“將量子電動力學的概念,推廣到非阿貝爾規范群,再將原本可交換群的規范理論,拓展到不可交換群,用以解釋強相互作用……”
“但這里的楊-米爾斯規范場理論的量子,必須質量為零,以維持規范不變性。作用粒子質量為零的話,其作用是長程作用力,在實驗上難以觀察……”
“這也是泡利批評楊老先生和米爾斯教授的原因,只不過,楊-米爾斯規范場理論的重要性,是在于運用對稱性破缺的機制,從零質量粒子的理論中,去得到帶質量的粒子……”
辦公室里的陳舟,緩緩停下手中的筆,看著眼前草稿紙上的內容。
想了想,陳舟在草稿紙上寫下:【su(2)xu(1)xsu(3)】。
然后便合上了草稿紙,看了眼手表。
“已經六點多了么?”
陳舟伸了個懶腰,開始整理自己的東西。
順帶將明天需要上課的書,給塞進了背包里。
沒錯,明天就是陳舟計劃中上課的周五了。
他明天剛好一節數學系的課,一節物理系的課。
走出小房間,陳舟和許芷晴四人打了個招呼,便離開了辦公室。
說起來,他還有點小緊張。
得趕緊吃個飯,回宿舍去備備課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