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計算物理學一樣,也有計算化學和計算材料學。
只不過,這些分支學科的研究,目前,只處在起步階段,研究深度不夠。
陳舟可以借鑒的先驅者,可以站的巨人肩膀,也就幾乎沒有。
他只能自己在這方面,成為后人的先驅者。
到這里,其實陳舟的研究方向,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
在保持原有研究的基礎上,陳舟開始有針對性的,去研究計算物理學、計算化學和計算材料學。
但是,這是陳舟最擅長的研究領域。
有著堅實數學基礎的陳舟,在這個純理論研究的領域,仿佛如魚得水一般。
并且極強的數學思維,也使得陳舟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有著很深的研究。
6月半,只是一個小的時間節點。
這個雖不屬于研究規劃上的時間節點,卻給了陳舟更多的信心。
其后,又是半個月的時間過去。
整個6月,陳舟一如既往的,處在閉關研究的狀態。
也一如既往的,繼續著高強度的研究。
在6月的后半個月,陳舟完成了dmd-2號材料的所有理論研究,以及紙面化實驗研究。
現在,只等著張一凡那邊針對性研究的結果。
根據張一凡反饋的消息來看,他們那邊的研究進展,也十分理想。
不出意外的話,就在這兩天,便會有針對性研究的最終結果。
這樣的話,也算是解決了陳舟研究規劃里的一部分內容。
如果后面順利的話,陳舟完全可以在7月12日的時間節點前,完成整個化學和材料學的研究。
對此,陳舟的信心,十分充足。
同時,對于規范場理論和楊-米爾斯規范場存在性和質量間隔假設問題的研究,陳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雖然規范場理論的研究,還是一個需要穩步推進的過程。
再有一個月的時間,也幾乎是不可能搞定的。
但是,楊-米爾斯規范場存在性和質量間隔假設,這一千禧年大獎難題,卻是已經有了最終突破的跡象。
總的來說,整個6月,陳舟的收獲很大。
甚至于可以說,他超額完成了自己的研究規劃。
只要穩住的話,克雷研究所那100萬美金的獎金,應該是沒跑了。
所以,6月結束后,陳舟的心情也輕松了一些。
雖然時間依然還是不夠用的,但那種一直突破,一直取得研究成果的節奏,卻是很爽的。
有著不斷反饋的研究,才能讓人有更大的研究動力。
7月2日的下午。
陳舟正在研究計算物理學、計算化學和計算材料學的相關課題時,張一凡的電話打了過來。
看到來電顯示時,陳舟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這小子,說兩天,還真是兩天,這預估水平,快趕上我了呀……”
說完這句話,陳舟忽然愣了一下,喃喃自語道:“我怎么感覺這話,在哪里聽過?”
搖了搖頭,陳舟按下了接聽鍵。
電話一接通,張一凡的聲音便傳了過來:“陳舟,針對性研究結果出來了!可以搞,太可以搞了!”
聽著張一凡興奮的聲音,陳舟也就知道了結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