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連跟齊茵說話的勇氣都沒了。
齊茵倒是一臉的坦然。
這害羞小男孩,還吸引不了她的注意力。
回到房間后,陳舟便給陳海寧打了個電話,把今天與李振邦談的事,跟陳海寧簡單說了一下。
這通電話,也徹底打消了陳海寧的顧慮。
有了國家科技部門的支持,再加上那位大概率會支持陳舟的老領導。
那籌建研究機構這件事,基本上不會再有多大阻礙了。
他所擔心的那些外界因素,也基本上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了。
想到這的陳海寧,不由得開始憧憬起了研究機構成立后的模樣。
對于籌建研究機構這件事,他也開始充滿了動力。
以至于,這小子還跟陳舟夸下海口。
保證在今年之內,就把這所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給交到陳舟手里。
對此,陳舟只是笑了笑。
然后告誡陳海寧,這所研究院從設計到施工,等等的小細節,他都會親自監督。
一旦有不符合他要求的地方,就必須推倒重來。
聽到陳舟這些話的陳海寧,很是鄭重的承諾了一番。
陳海寧也知道,這所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肯定是在所有人的關注下,去籌建的。
任何的一點小瑕疵,都會被暴露在聚光燈下。
再加上,這所研究院的成立,所具有的象征意義。
更會加大這種聚光燈的放大效果。
所以,在整個籌建的過程中,必須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已經在廬州一事上,被陳舟語重心長教育了一番的陳海寧。
自然深刻的懂得其中的道理。
就算陳舟沒有囑咐這些,他也一定會小心謹慎的去做這件事。
籌建研究機構的事,跟陳海寧交代完之后,陳舟便掛斷了電話。
看了看手表,時間還多。
陳舟便坐在了書桌前,拿出規范場理論的研究資料,繼續進行規范場理論的相關研究。
陳海寧這邊,則是在掛斷電話后,便又繼續撥通了下一個電話。
他開始著手聯系,籌建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的相關人員。
這些相關人員倒不是指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的具體工作人員,而是在籌建初期,燕京的設計、施工建造等工作人員。
在陳舟繼續自己的研究,陳海寧著手開始前期籌建工作時。
李振邦在下午上班后,便直接去跟老領導匯報情況了。
國家政務院某間辦公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