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抗命令的的確是有,不過不多。朝堂上的白時中與福.州的余家給所有人都上了一碗醒酒湯。讓他們好好考慮一下是自己的脖子硬還是趙栩手中的刀更鋒利。
被認為是趙栩新幸寵臣的張叔夜上任之后就開始大刀闊斧的到處下手。以往那些憑借刑不上大夫這個qian規則過的極為瀟灑的官吏們倒了血霉。被張叔夜這個剿滅過巨寇宋江的鐵面判官或殺或關或流放到天涯海角去。官場上那是一片哀嚎。
而且張叔夜還祭出了非常狠辣的一招,他從眾多在汴梁城待業的后補官吏之中挑選那些野心勃勃的家伙進入督察院作為御史。然后告訴這些一個個都屬于不入流級別的綠袍小官們,放心大膽的去查,抓到的家伙按照品級積分,誰的分數高誰就優先填補各地空缺。
大宋的官府空缺那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不會多也不會少。而且很多人哪怕是年過七旬都在叫嚷著要為朝廷效力,像是蔡京都八十了還在干著宰相的活。
可每次科舉都會錄取數百人作為后補官吏,這些人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沒有明確的坑可以蹲,只好待在汴梁城里活動想要找個美缺。
現在張叔夜來了這么一手,抓住大魚就能優先選坑,那些年輕的御史們一個個面紅耳赤就差嗷嗷叫了。
大宋的官吏們真的是經不起查,自從張叔夜上崗之后幾乎每天都有報請砍腦袋的奏章送去趙栩那里。而趙栩也是全部批了個準字。
開.封府忙的不可開交,隔三差五就會有一輪開鍘問斬的戲碼。汴梁城的百姓們表示,之前還感覺有意思的鍘刀開斬已經看膩了。
張叔夜拿著趙栩的圣旨到處抓人砍頭的時候,趙栩也在忙碌著土制化肥廠的擴建工作。
大宋人口眾多,在冊的不在冊足有一億多人。這么多張嘴要吃飯,單靠這個時代平均每畝二三百斤的糧食是不夠吃的。而且這個時代的人缺乏肉類油料糖果蔬菜等等副食品,飯量普遍很大。
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填飽百姓的肚子都是第一要務。趙栩自然也不例外。
想要糧食增產,三個手段是最重要。
第一個就是水利。畢竟任何糧食想要高產,足夠的水資源是必備的條件。
對于趙栩來說,組織生產建設兵團去興修水利,動員各地民眾們一起上手的事情并不困難。尤其他開出了以工代賑招攬流民,以工抵稅干活可以抵消稅收更是動員了大批人員一起上手開工干活。
雖說沒有重型機械,效率遠遠無法和現代世界相比。可大宋人多啊。人多力量大這句話可不是說說的。更別說趙栩還給他們提供了大量的鋼鐵制品。
第二個是種子。這個有些麻煩,因為趙栩手里可沒有后世千挑萬選培育出來的高產糧種。而土豆玉米等高產農作物還在南美洲,暫時只能是用之前的。
至于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化肥了。
趙栩開辦了大量土制化肥廠生產原始化肥。不過這天他正準備去化肥廠里看看生產效果的時候,卻是被一臉興奮的趙瑗瑗給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