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韓世忠的這種作風,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上奏章彈劾他,說他擁兵自重,收攬軍心,有不軌之舉云云。
對于這種說辭,趙栩一向都是一笑而過。
雖然韓世忠一副舊式軍隊的作風,與趙栩所推行的職業化軍隊不同。但是因為他是韓世忠,所以趙栩愿意容忍他。也不會因為別人的彈劾就對其失去信心。
而本身就是粗中有細,又有了趙栩的支持的韓世忠,在國內的時候還好,可一旦領兵出戰那真的是脫了韁的野馬,什么事情都出來了。像是這次在扶桑,鼓動農兵燒殺劫掠破壞春耕,導致秋收的時候糧食不夠吃就是他一手推動的。
至于目的,當然是為了大幅度的減少扶桑的人口數量。在沒什么能比秋收的時候絕收更加能摧毀人口數量的了。從這一方面來說韓世忠比岳飛合適,因為岳飛絕對不會干這種事情。
數不清的扶桑饑民從四面八方奔向了京都。數量之多,可謂鋪天蓋地。
至于京都有沒有糧食,答案是有的。不過絕對養不活這么多的人口。前段時間扶桑的武士軍團來回折騰疲于奔命的,卻始終沒能擊破農兵,反倒是損失不少。至于大宋的軍隊,除了遠遠看過幾眼之外,就連個交手的機會都沒有。
不是說這些武士們的戰斗力不行,而是他們的數量太少。往往剛一開戰,就會被鋪天蓋地的農兵海洋給淹沒。
最后被弄的沒辦法了,扶桑高層將所有能夠調動的武士都集中到了京都附近的畿內地區固守,至于其他地方愛咋樣咋樣吧。
隨著全國各地都被農兵席卷,許多逃出生天的武士也帶著家眷逃亡來到了唯一還沒有遭受災禍的畿內地區。反倒是讓這些出現了另類的畸形繁榮。
隨著農兵流民的到來,扶桑國最后的繁榮之地也陷入了地獄火海之中。
這些農兵流民們在各地做過什么樣的事情,早就通過那些逃亡來的武士和商人們傳遍了整個畿內。所以當這些流民大軍過來的時候,整個畿內的扶桑人全都眾志成城,在武士軍團的率領下和占據絕對人數優勢的流民們連場廝殺。
鮮血染紅了大地,堆積的尸首甚至堵塞了河道造成河水泛濫。
流民人數雖然多,可沒有組織沒有紀律。更重要的是,他們沒飯吃,幾天之后就餓的走不動路,只能是被武士們隨意斬殺。
究竟有多少人死在了這次的戰爭之中,已經沒有辦法統計了。
武士們打贏了,卻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可就在他們歡呼慶祝勝利的時候,大宋的軍隊,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