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兵訓練的第一天至第三天,除了早餐前的長跑外,一整個白天都是隊列訓練。
這些個看似枯燥無趣的花架子,實則對于增強軍人的組織紀律觀念、樹立軍人的服從意識至關重要,也是軍人區別于普通百姓的主要特征。在杜羽安排從訓練內容中,不但前三天要集中訓練,以后的每一天都不可或缺。
除此之外,晚餐后的文化課,也將貫穿保安隊的始終。
事實上,一支用知識武裝起來的部隊,更容易在訓練、戰斗的過程中,淵源不斷地成長起一批批的中底層軍官,甚至將來有可能名將輩出。
第四天,開始傳授鍛體訣。
也是從這一天起,杜羽開始偷偷往保安隊的伙食中摻入鍛體液。留給自己的時間太短了,為了讓手下的武裝力量盡快成長起來,他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
第八天,加入冷兵器對抗。
萬事開頭難,保安隊幾乎什么都缺。
考慮到從系統中兌換冷兵器價格過高,他只能跟村里的鐵匠、木匠定做了一些鐵槍、樸刀、木盾用以訓練。
第十天,加入步槍射擊瞄準訓練。
為了提升訓練效果,杜羽找了個借口,從系統中一口氣兌換出十二支單發步槍、數千發子彈用以訓練。
因此,在枯燥的瞄準訓練之余,隊員們最開心的時刻,便是每天每人五發的輪流實彈射擊。
第十二天,嘗試著多兵種配合的戰陣攻守練習。
在這十幾天時間里,杜羽安排峰頭嶺的戰斗人員,包括黑熊在內,陸陸續續來到石壁村,打散編入保安隊中。因此,保安隊是邊訓練邊壯大,很快就擴充到六十多人。
…
訓練確實很苦,比上山下田更甚;
伙食卻是很好,有飯有菜還有肉!
既然連鍛體液都舍得往里加,杜羽自然不會在普通的吃食上虧待他們。不但餐餐大米飯管飽,而且為了讓隊員們得到更加均衡的營養,杜羽還花銀子從村民的手中購買了不少青菜、肉類,以求每頓有菜、每人每天至少二兩肉的伙食標準。
像邊讓等飯量大、卻以前經常吃不飽的隊員,僅僅幾天時間,就面色漸潤、肌肉見長。
管理嚴苛,伙食慷慨,無形中與恩威并施的管理模式相契合,讓杜羽短短十余日時間,就在保安隊員中樹立起說一不二的威信。
“隊長雖然嚴厲了點兒,但人還是很不錯的。”這是絕大部分保安隊員對杜羽的評價。
也因此,愛屋及烏之下,來自石壁村的隊員以為從峰頭嶺來的隊員是杜羽的老熟人,所以并不排斥。而從峰頭嶺來的隊員,更不可能以客欺主,主動去挑釁本地隊員了。
加上杜羽一再強調緊密團結、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戰友文化,嚴令任何人不準以地域、宗族、姓氏等為標準進行拉幫結派、排除異己,所以二者融合的過程可以說波瀾不驚,相當順利。
只是,從長遠看,土匪所占的比重過高,始終是一種隱患,也不符合他組建保安隊的初衷。所以,必須在下一輪的擴招過程中,努力將村民與土匪的比例提升至二比一,甚至三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