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注重“緣”。
緣可以是任何機緣任何與自己有關的一切。
那么如何尋找“緣”?
自然不是宅在家等到緣上門,因為緣分也需要自己去爭取,所以有尋蹤覓跡、靈臺感應、窺探未來的法術神通。
這一類法術,在基礎階段,只有一個可以學習,而往往一個修士這一個就要用一輩子,不是這個法術強大好用,而是涉及命運緣分的法術需要天分。
天賦不足,一輩子用基礎版吧。
季秋現在準備學習的,就是“偷天換日”神通……的分支法術“天光浮影”……的基礎版本“顯影術”。
顯影術,能根據心中所想,呈現出一片幻影,結合修行者本身的強大感知,可以進行模糊的指引。
這個指引也是以幻影形式存在,但需要人為的結合外界信息進行解析,是通常意義上的占卜算命之法。
在無限之書中,季秋還看到這個法術下面關于命運神通的感嘆:命運不定,要得到明確的未來,就相當于將不定命運固定下來。
世界運轉環環相扣,一處固定帶來無數連鎖,所以命運神通是需要天賦的神通。
以上是季秋翻譯出來的,這個說法倒是新奇,畢竟作為一個流轉于各個站的打工人,小說中常見的命運固定,改命艱難。
而不是凌霄界的理念:未來不定。
不過,這樣才有意思嘛,一切都固定了,還去努力干嘛?反正命運總會讓你以各種方式達到最終設定。
季秋嗤笑一聲,記下顯影術的釋放方式,體內靈力運轉,絲絲縷縷靈力從指尖噴發,最終形成模糊的一團。
……?
季秋表示疑惑,他就說顯影術怎么這么簡單,原來是入門簡單,照著做就行了,但是,想要靈力展現出一處幻影,還需要對靈力有些極高的控制能力。
季秋可以想象,他連一顆風鈴草都無法顯示出來,那么更模糊的機緣呢?怕不是直接糊成馬賽克,要解讀起來更難。
然而對于提升靈力的控制,季秋并沒有其他好辦法,只能一遍一遍的重復,當然,讀了二十幾年的書,有些知識肯定是忘記了,但讀書培養的邏輯思維、思考方式都在。
于是季秋先從簡單的開始,心里想著清心鈴鐺的樣子,開始塑造一個鈴鐺的幻影,清心鈴鐺他用的極多,成型后也是一個鈴鐺模樣,讓季秋按照感覺就能完美制造一個鈴鐺。
隨著靈力運轉,一個小巧的鈴鐺在手中成型,只是這個鈴鐺消散更加簡陋,只有一個大體形狀。
散去之后,季秋運轉清心術,又一個鈴鐺釋放出來,這還是季秋第一次仔細打量法術形成的鈴鐺,它非常精致,竟然還能看到鈴鐺上面的一些彎曲線條。
只是多看了幾下,季秋忽然感到頭暈,連忙散去法術,那線條不簡單啊,他能釋放法術,不代表完全了解了這個法術,其上的線條什么作用都不清楚。
季秋決定給自己一個小目標,先用顯影術制造一個逼真精致的鈴鐺出來,再一步步增加難度,嘗試塑造常見的草木,最后再想辦法把心中的想法顯示出來。
當顯影術的最基礎效果達到完美后,就可以進行最后的嘗試:將修行者的渴求與感知融入法術,顯示出機緣所在。
有一說一,季秋覺得這種涉及命運未來的法術,還真就唯心的很,而其他法術學習起來,有理有據,儼然已經是一種總結出科學方法的知識了。
不過,這種未知的唯心反而讓季秋覺得更有誘惑力,特別想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