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想去對付怪獸,那么怪獸也會出現各種問題,從而給他營造出合適的條件。
能和黑蝠能力相抗衡的,在卡世界最典型的是白蝠,不過秘境怪物中,季秋還沒看到白蝠的信息。
而且在卡世界這么久了,季秋的靈識經常外放,但也沒聽到別人提起傳說中的種族具體內容,就像是所有人都知道某個卡牌是歸類在其中,但為什么要稱呼為傳說種族,他們卻不知道。
這就需要一點更高的權限來知道,這也是季秋當初能夠制卡后,立馬注冊一個制卡師的身份,畢竟權限更高,沒準就能得到信息。
然而現在他的境界與制卡師水平都不會有提升,所以也就沒辦法從這方面入手,只能依靠猜測了。
目前季秋根據卡牌信息的猜測是:許多強大卡牌比之傳說中種族絲毫不差,本身也是紅卡,為何沒有這個稱呼?
答案或許在創造這個世界的萬靈主君身上,沒準那些種族,和這位世界之主有關,所以才有超凡的地位,特殊的稱謂。
并且這位主君大概率是靈性之道,而古老的傳說中,就是一張卡牌封印了混沌的靈性之道,才讓災禍沒有繼續蔓延。
又是靈性又是卡牌,季秋覺得當初就是這位前輩出手,雖然沒法肯定,但大概率是。
這么一想,季秋嘴角上揚,心想:“要真是這樣,這位存在的實力也過于強大了,道君……真的能比得上嗎?”
季秋這會兒開始懷疑道君都不是修行的盡頭,或許修行本沒有盡頭,每當修行者進入一個新的層次,都是新的起點,在身前還有一座座高峰需要攀登。
意識到自己在卡世界再也無法獲取其它信息后,季秋之后的行程也就簡單多了,就是去各個大陸感知意識,凝聚卡牌。
中途遇到一個五品決斗者,就順手挑戰,勝利后成功感應到戰斗圖騰,凝聚的卡牌,讓季秋瞬間獲得大量戰斗經驗。
并且神奇的是,季秋關于戰斗方面的悟性蹭蹭蹭的就往上漲,很快就通過自身現有的一切總結出全新的戰斗體系。
不過隨著季秋后續的卡牌收集,戰斗體系也不斷地更新,也讓季秋明白,所謂戰斗,就是利用自身一切已有的資源,最終是為了戰勝對方。
戰斗的招式、方式等都不重要,結果才重要,而遇到不同情況,使用的方法也不同。
比如目前最適合季秋的穩妥手段就是記錄能力釋放長槍的威能,起碼同層次很少人能夠抵擋,除非對方有寶物。
亦或者和“人偶”一樣,不具有個體生命,而是類似于傀儡,一切由背后的存在的去操縱,這種僅僅毀滅一個軀殼,沒法造成本質傷害。
但隨著季秋又一張因果類卡牌入手,問題也就解決了,直接連鎖攻擊,攻擊傀儡的同時,傀儡破碎,因果之下,控偶之人也會死亡。
這時候,季秋的三十張卡牌已經湊齊了二十五張,但他選擇立馬閉關,仔細鉆研已經有的卡牌能力,他最初獲得的三張卡牌,其加持給季秋的能力,自然是在近百年中全部掌控。
就是那種卡牌消失,自己依舊不受影響施展能力的程度。
但之后的卡牌就達不到這種效果,貪多嚼不爛,剛剛獲得“天河龜”的因果推演能力,季秋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立馬變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