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沒有蒸汽機的時代,水力無疑是最便捷的動能,在兵器廠開始使用水力改制銃管之后,對于戴蒼便不斷的將注意力放在對水力利用的研究上,可即便如此,在看到朱明忠設計的用多個木齒輪傳遞水力,進而借用水力推動風箱的設計時,仍然被其精細的設計所折服。
“……這些齒輪現在只能用木制,等以后可以改用鐵制齒輪,水車也可以改用的鐵軸,這樣使用壽命會更長一些……”
現在戴蒼已經適應了朱明忠的一些奇思妙想,盡管他在機械方面有著非常高的天份,但是幾乎每一次,經略使總能給他帶來一些啟示,尤其是對水力的應用。
“經略使,既然可以使用水力鼓風,那么這煉熟鐵攪爐,也可以使用水力……”
對于戴蒼的建議,朱明忠當然不會反對,他甚至還會主動的提出一些建議,甚至相比于兵器制造,他更希望戴蒼能夠把他的精力,應用于機械制造上,而不僅僅只是兵器,畢竟兵器只是器,而機械才是根本。
而戴蒼在機械上面的天賦,在其組建兵器廠時,尤其是在引入水力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現在的兵器廠兵器打造幾乎完全依靠水力,不僅如此,甚至就連兵器廠火藥的研磨,也改用了水力。至于制銃、鑄炮,還會有其它人負責。比如很快就會到清河來的史司一行人,還有徐又錚也可以參與鑄炮。想到鑄炮,朱明忠自然而然的說道。
“葭湄,現在兵器廠已經開始在清河制造手榴彈,這手榴彈的鐵殼是不是還是用鐵范鑄造?”
鐵模鑄造,在這個時代并不是什么先進的工藝,畢竟在早在秦漢就已經廣泛使用鐵范鑄造,在民間鑄造農具時更是大量使用鐵范鑄造,鑄造手榴彈彈殼時,自然使用了這一工藝,畢竟鐵模可以重復使用成千上萬次。
不過,盡管鐵模鑄造的工藝成熟,但作為工科生的朱明忠很清楚,鐵模并不適合鑄炮,被某些文章吹的神乎其神的鐵模鑄炮,鐵模鑄炮最大的好處是鐵模無需干燥,也沒有水汽,不用擔心鑄造時出現蜂窩狀結構,鑄造時只需制作泥制的形芯,不管天氣如何可以立即鑄造火炮,兩三天一門火炮即可制成。
鐵模炮大大提高了鑄炮效率,和泥模炮相比提升了火炮質量。但鐵模炮的缺陷也十分嚴重。由于鐵模導熱快,鑄件冷凝快,導致容易得到白口鐵。白口鐵性脆,無法用機械鏜孔,甚至也不能直接在炮身上鉆火門。白口鐵制的火炮在發射過程中會產生裂紋,反復使用甚至會導致火炮炸裂。
后世的冶金專家對鴉片戰爭時期遺留的鐵模炮進行金相檢測,結果證明其均為白口鑄鐵。盡管鐵模炮雖然性能比大部分本土的泥模炮優秀,但還是遠不如同時代英國的沙模鑄炮。
在這種情況下,朱明忠自然不會選擇優點多,但缺點更多的鐵模鑄炮,而是選擇了沙模鑄炮,對于沙模鑄造他并不陌生,不過在砂型的選擇上,仍然需要一些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