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帝!”
置身于清河的鑄炮廠中,史司簡單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這個僅只有六十人的火炮鑄造廠內,可以看到多門已經鑄成大炮。
而真正讓他發出這聲驚嘆的是這么一個規模并不大的鑄造廠,每天居然可以鑄造數門火炮,甚至現在,他們已經鑄造了十余門火炮。這種效率是歐洲的任何一個炮廠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這怎么可能,上帝,將軍,您不是剛剛到江北嗎?”
史司的語氣中全是不敢置信的驚訝,或許他是造船工程師,但是他同樣也精通鑄造火炮。所以他非常清楚鑄炮所面臨的問題,想要在短時間內鑄造這么多的火炮根本就不可能。
“因為我們采用了新式的鑄炮方法!”
史司的驚訝早就在朱明忠的意料之中,畢竟砂模炮相比泥模炮最大的優點就是速度。他記得似乎某一個西方人的游記中就曾提到,19世紀土耳其的一座數百人的鑄炮廠采用砂模鑄炮一年能鑄炮數千門,當然如果他們愿意的話。
而在泥模鑄炮的時代,這種鑄炮速度卻是不可想象的。現在清河的炮廠就可以用遠超過時代的技術,鑄造大量的火炮。當然,如果解決原料的問題,比如說適合鑄炮的低磷鐵的問題,這個炮廠可以以更高的效率鑄造火炮。現在是原料限制了炮廠的規模。
等一切都安穩下來之后,應該是時候想辦法解決低磷鐵礦石的問題了,畢竟無論是火槍或者火炮都需要這種優質鐵礦石。
“砂范鑄炮在制得模型后,就不需要再制作模型,因此只需要鑄炮工匠和制形芯的工匠。包括膛洗工在內一共用工匠60人,每日可出炮兩位,即便是陰雨天也不影響工期。”
在介紹著這個火炮鑄造作坊的時候,朱明忠的語氣中顯得很是得意,因為這座炮廠正是由他一手創辦的,盡管炮廠是在鐵廠的基礎上創建,但是畢竟其技術正是出自他的手筆。
現在的清河鐵廠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座鑄炮廠,其生產的鐵大都用于鑄造火炮,畢竟,現在對于忠義軍來說,對于火炮的需求量一直都無法得到滿足。當然,更重要的是,火炮真的非常便宜!
“于一門砂模炮所需工本不過僅數兩銀子,比泥模炮節省十余倍。且火炮模型也可重復使用數百次依然完好如初……”
在清河鑄炮廠之中鑄炮的成本之低,幾乎達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砂模炮的成本之低,遠超過眾人的想象,與泥模炮動輒百兩的鑄造成本相比,砂模炮的制模費用幾乎不值一提,而最大的工本就是鐵,而清河鐵廠的生鐵每斤廠價不過僅為0.03兩,每門6斤炮所用生鐵不到1300斤,即便是包括膛銑以及工工匠薪酬在內,每門炮的實際成本不超過6兩,而為了保證兵器廠的利潤,朱明忠甚至大筆一揮同意兵器廠保持60%的利潤,盡管如此,6斤炮包括500發炮彈及炮車等在內的全套設備出廠價不過僅為25兩出頭,如果僅僅只是購買炮身的話,出廠價僅為9兩出頭。可以說根本就是白菜價。
在朱明忠的話聲落下時,那座散發著灼人熱浪的煉鐵爐前,再一次忙活了起來,重達數千斤的砂箱被吊至鑄坑內,在一切準備好之后的,隨著工匠的喊聲。
火紅的鐵水就像是流水一般無聲順著鑄槽流向澆注口。一時間整個鑄坑砂箱內盡是一片煙霧彌漫,從通氣孔處不斷有煙霧涌出。那嗆人的煙霧讓史司有些著迷,甚至他不顧煙霧嗆人的氣味,一邊忍著咳嗽,一邊瞧著面前這一切。
“一爐鐵水可鑄炮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