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也許在史司的腦子里,已經有了更為完美的軍艦,要知道,在他看來,“戰國級”可并不完美。”
當然孫明祖的這些話更多的帶著些調侃的意思,畢竟,眾所周知“戰國級”是大王親自設計的,可以說是一種極為完美的戰艦。相比之下,史司就有那么點“眼高手低”,除了單桅炮艦以及兩層甲板的48門炮的巡航艦設計還算成功,他似乎還沒有什么成功的作品。所以大家才會用這樣的調侃的語氣說話,不過一旁站著的林明聽到這些話語時,作為史司的學生,他自然不愿老師被人這么諷刺,于是便辯解道。
““戰國級”并不是完美,他同樣也有他的缺陷,比如說,為了降低重心,“戰國級”最重型的火炮安裝在最底層火炮甲板上。由此帶來的—個問題是,戰艦在風浪中航行的時候,最易被海水灌入的就是重型火炮的舷窗。但在海戰中,舷側重型艦炮往往是勝負的關鍵。于是在很多時候水手們冒著狂風與大浪裝填火藥、彈丸,然后打開舷窗,將一門門沉重的艦炮推到舷窗處擊發,而且如果風浪稍大的話,它的最下層的舷窗甚至無法打開,以防止浪涌,這也意味著在很多時候,最重型的火炮是無法發揮作用。”
林明的這番話,讓眾人無不是一愣,這確實是事實,尤其是在戰艦的航向南洋進行海試的過程中,曾不止一次被海水灌入艙中,為此,在很多時候只能關閉舷窗。
“好吧,確實有這樣的問題,不過三層甲板戰艦無論在實際作戰中,還是對敵人的威懾力上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別忘了咱們往南洋一去,就迫使荷蘭人把他們的增援艦隊撤回了巴達維亞。”
得意的話語從孫明祖的口中道出,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勝利,是尋常的勝利所不能相比的,而這種勝利正是“戰國級”帶來的,而現在忠義軍水師有兩艘“戰國級”。
“你看這戰艦,是何等的龐大,現在我們擁有了兩艘,幾年后,我們會建造更多的戰艦,七艘、十艘甚至十幾艘,甚至可能更多,對于西洋人來說,他們看不到下層舷窗無法在海浪中被打開,他們看到的是什么呢?”
話聲略微一頓,孫明祖凝視著大海,得意的笑道。
“他們看到的是一個無法被撼動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