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兩人雖說是一滿一漢,可倒也十分談得來。有時候,明珠也會就他了解的一些事情,給李大明點撥些許,而憑著他的點撥,倒也和那些旗人談妥了幾筆不大不小的生意。
而期間,李大明也特意向幾位王爺貝勒舉薦明珠,其實作為皇親國戚的明珠那里輪得著他去舉薦,只是現如今這西安城里亂哄哄的,誰又能顧得上明珠,反倒是李大明這個商人,在為能在幾個王爺面前說上話,這么一遞話,反倒讓明珠在驗明正身之后,又得已進了宮,成了宮里的侍衛。雖說離開了布莊,不過明珠仍然住在這里,只是身份大不同于以往,變成了李大明的“兄弟”。不過,在大多數時候,作為大內侍衛的明珠都是住在宮里頭。只有逢假的時候,才會出來。
這一天,李大明和河南來的布商,正在那談著生意,畢竟現在西安城里所用的棉布都是從河南進來的,而那些河南商人又是從江北進來的貨,按道理開說,這可是資敵,可是江北那邊似乎沒有什么忌諱,壓根就不介意這些東西流入到西北。二人正商量著價格的時候,棉簾一掀,王三走了進來,有些緊張的低聲說道。
“東家,方才宮里頭孫太監來采辦棉布,一應全是素色白布,他說,說皇上駕崩了!”
“皇上駕崩了!”
這消息不脛而走,不過只是幾個時辰的功夫就傳遍了全城。但在朝廷明發詔旨之前,這西安城里的人們還只能躲在一旁悄悄地看,私下里在那里煞有介事地比劃一番。
“你說皇上才多大歲數,年紀輕輕的,怎么會說駕崩就駕崩了?”
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李大明整個人都驚呆了,甚至就連一旁原本正談著生意的那個河南商人也是驚詫的看著剛進門的王三問道,
“這怎么可能,那那皇上的年說可不大啦。”
可不是順治不過只有20來歲,怎么好好的,突然說沒就沒了。
其實,對于這些事情,尋常百姓們倒也不是特別的在意,與其它地方的百姓不同,這西安城的百姓,這二十年前后經歷了兩位皇帝,而且兩個皇帝都是窮途末路來到了西安,自然大抵也都是在那尋思著,不定這一位也是如此。
但誰都不敢說,畢竟,誰都知道,那滿洲大兵不講理。這西安城與其它地方不同,打從順治二年起,這城中就有駐防八旗,也正是憑著城內的五千步馬八旗,才使得在天下紛亂的時候,這陜西仍然是大清國的地方,讓倉皇出逃的順治君臣有個落腳的地方。
相應的,因為滿洲兵的存在,也讓這城內的百姓,在這大明中興的時候,不敢輕舉妄動,甚至不敢妄言。
尋常百姓們等著朝廷的詔旨的時候,作為生意人的李大明卻已經開始忙活了起來,他一面吩咐著伙計多備素布,除此之外,為了探聽消息甚至特意到宮外去見明珠,因為漢人進不了滿城,所以他不得不花上幾兩銀子,才讓那守城的滿洲兵答應去替他傳話,這一等,差不多就在是半個時辰,才看到明珠從城門洞那邊往這里走過來。此時的明珠已經和過去截然不同,他身上穿著大內侍衛的黃馬褂,一柄腰刀胯在腰間。這身打扮的明珠那里還有絲毫舊時的落魄之感。
“大哥,您怎么來了?“
明珠拉著李大明的手,將他拉到滿城城角,看了一下左右,然后問道。
“大哥你差人喊小弟,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問?”
李大明連連笑道。
“我這不是有陣子沒見你,想俺家兄弟了嘛,”
說著話,李大明便一把拉著他的說道。
“走,咱們哥倆到那邊的太白樓里聚一聚,好好的喝上兩杯!”
被李大明這么一拉,明珠連連說道
“今個不行,今個不行”
說完這句話,明珠又看了看四周,放低了聲音說。
“哥哥,順治爺已經歸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