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頭戰像,這鄭王可是下了血本了!”
戰象是南蠻各土邦最大的特點,曾幾何時,李定國也曾用戰象一次又一次的擊敗清軍,甚至他們的戰象,就來自安南,當年冊封安南王的代價,就是安南進貢三十頭戰象和象奴。
不過現在,戰象已經從晉軍中淘汰了,當初的廣州之戰,尚可喜的戰象就沒有起到什么用處。而且事實也證明,在火銃的鉛子下,原本看似無敵的戰象,雖說披有重甲也是不堪一擊的,更何況還有大炮。
不過,盡管如此,靳統武仍然顯得極為謹慎,心知此戰關系著晉軍上下五萬弟兄將來的他,不能不謹慎,只見他指著鋪在馬背上的簡易地圖向一旁的幾個軍官指派道。
“馬思良,諸位待會兒一旦我軍主力同越軍主力交火之后。你便乘機帶領人馬直取越軍的左翼,孫營長你們炮兵營在到時候,務必解決對方的大炮。然后騎兵截斷敵人的退路,如果他們往東邊逃,就趁勢追擊將其殲滅。”
靳統武的部署可以說是中歸中距,甚至是穩扎穩打,在過去的幾年間,晉軍同樣也在學習著忠義軍的打法,不斷的火器化,使得他們必須要適應火器時代的戰術,在這一點上,晉軍距離明軍精銳頗有差距,也正因如此,他才會顯得極為謹慎。
實際上,在五軍都督府的戰斗力排序上,晉軍的戰斗力只能排到中下,甚至不及收編的閩軍,因為晉軍出身于流寇,這也決定了他們在紀律性上,無法同正規軍相比,甚至按他們的戰斗力,頂多也就是以為只能給明軍的主力——以忠義軍為基礎的主力部隊在戰場上打打下手。
可是誰也不曾想到,現在他們成了主力,不過用來攻打安南,倒也足夠了。
“諸位兄弟,廢話我就不多說了,這一次不僅僅關系到大明,更關系了五萬弟兄的將來,將來弟兄們能不能于這里安居樂業、繁衍生息,可全看今天了!”
只見周圍諸將立即自信的向靳統武保證道。
“侯爺放心,我等今天必定將安南夷殺個片甲不留。絕不會在這城方丟了咱晉王的臉!不就是一群安南夷嘛,弟兄們隨老子殺蠻夷去!”
“殺蠻夷,殺蠻夷!”
馬思良的話語引來了身后士兵們一陣歡呼。
雖說晉軍之中有不少都是出身于西南夷以及平南夷,可是他們現在他們大都會說漢話,早就把自己當成了明人,提及“殺夷”時,他們的眼中非但沒有絲毫的猶豫,甚至還閃爍著期待的目光。
他們期待著能夠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然后用安南蠻夷的腦袋,向身邊的漢人弟兄證明,他們也是明人,當然也是漢人。
山蠻為夷,出山為漢!
他們早就已經是漢人的一部分了!
對于他們的這種心態,靳統武并不知道,他看著這些士氣高昂的這些兵士,不禁也被感染了,心潮澎湃的他微微一笑,舉起手中的馬鞭指著遠方的越軍中軍的旗桿大聲喊道。
“今天我等于此并非是于此地殺蠻,而是為誅盡天下亂臣賊子,那鄭賊既弒主之亂賊,安南百姓苦鄭久矣!我等天朝天軍來此,是為了還安南百姓以朗朗乾坤,為是為了殺亂臣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