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站?
興乾四年或許對于外界來說,軍正司情報站是一個秘密,但是對侍從官出身的李志來說,這并不是什么秘密,畢竟當年他也是差點進入軍正司。
設立于各地的情報站,可以說是江北的一道王牌,滲透到各地的情報人員,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獲得的軍政消息傳遞到江北,甚至很多時候,滿清、閩鄭等人下達的命令,還沒有到達受命本人的手中,就已經稱先到了朱明忠的案前。
情報上的單方面透明,是朱明忠擊敗其它對手的根本原因。只不過,隨著清虜的敗退和國內的地方勢力的瓦解,當年的情報站紛紛撤銷,只保留了少量幾個機構。
李志的建議,讓朱明忠不由一愣,在國內設立情報站?針對官員調查的情報站?
“愛卿的意思是于國內潛伏調查?”
這會朱明忠倒是產生了興趣,派間諜于國內潛伏,用于預防官員**,這個主意倒是挺新鮮的。
“正是如此,陛下,現在調查廳的調查,70%是通過巡視期間的秘密走訪獲得,而另外20%則是通過對報紙的翻閱,其它則是通過各種渠道獲得。”
翻閱報紙!
誰能想到報紙也是打擊**的一種工具,因為報紙有監督作用。盡管現在民間輿論監督的習慣也沒有完全養成。但是千年來中國都有“公共輿論”的傳統,這種公共輿論,過去只局限于士子之間,而現在則上升到報紙的層面,所以,自然形成了早期的輿論監督。
“根據過去幾年的經驗來看,每一個貪官都有一個共通性,就是在其貪腐惡化之前,地方輿論也就是當地士人也不會于報紙上加以討論,但是風言風語,卻已經在當地流行。所以往往待到事發時,都是事不得不發,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雖說是亡羊補牢,猶未遲也。可以臣看來,長此以往,必定會給百姓帶來惡感,認為無官不貪,更讓官員懈怠甚至心存僥幸……”
李志的話讓朱明忠深以為然的點著頭,很多時候,正是如此,那些貪官的膽子一點點的變大的,也許一開始的時候,只是一頓吃請,幾張禮券,然后慢慢的他們的**會隨著那種僥幸心理而不斷的放大。現在如此,數百年后同樣也是如此。
“所以,對貪腐非但是零容忍,而且要防微杜漸,在其以貪圖小利時,通過不間斷的監督,先斷其惡念,斬其貪欲,讓其警鐘常鳴,而這就必須要盡早了解官員任職情報,包括其官風、口碑等等,如此才能在其事發前防微杜漸,更讓天下官員為之警醒。”
沉吟片刻,朱明忠反問道。
“說說你的計劃?”
現在,朱明忠確實對此產生了興趣,盡管后世他很少于官員接觸,但是作為游醫的他,之所以生存,正是在那個灰色地帶中游走,自然知道那個灰色地帶存在的原因。當然也知道,很多官員之所以**,正是從那一張不起眼的購物卡等小恩小惠,甚至從一包香煙開始的。只是,對于這種“小貪”,即便是二十一世紀,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可誰都知道,大貪必定從小貪開始的。
“臣的想法是至少在每個府,派出一名調查專員,設立一個調查點,可以借鑒情報站的方式,在當地搜集官吏的情報,一但發現其有貪腐行為,立即轉交省城調查專員,由其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