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和墨神情肅穆,只有十六歲的他,從不曾想到有朝一日會成為異國的國王,盡管他知道有朝一日,他會獲得自己的封國,但是作為埃及的國王……上帝可以作證,他從不曾想過。
甚至,在他的內心深處,即便是直到現在,他所信仰的也是圣教,而不是什么基督。
可是,作為埃及的國王,他必須要選擇接受洗禮,成為一名科普特教會的信徒。當然,他并不需要改名。否則,無論如何,他都不會接受這個王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改變信仰,就是他必須承受的……責任。
“殿下英明!”
“和英明沒有任何關系,亞歷山大,其實,我們應該感謝土耳其人!”
親王殿下的話,讓亞歷山大不解的問道。
“這是為什么?”
“因為在土耳其人的統治下,百姓是沒有土地的,所有的土地都是國家的。他們把土地分封給貴族、軍人,所有的農民都是貴族和軍人的佃農,佃農們既要承擔國家的稅收,還有要承擔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供養領主,現在,我們所需要的,就是把那些屬于敵人的土地,都還給百姓,無論他們的信仰是什么。這樣,至少會有一大半的農民,基于現實利益,傾向于我們,至少會保持中立!這樣一來,我們所需要的面對的可能僅僅只是馬穆魯克。”
“殿下,您的決策是英明的!現在埃及的馬穆魯克有三分之二都兵敗在維也納,臣聽說,當土耳其人在維也納失敗之后,整個巴爾干都爆發了起義,即便是那些馬穆魯克人想要回埃及,巴爾干的起義者,也會阻擋他們的腳步,甚至就是土耳其蘇丹,也不會同意他們離開的!”
亞歷山大的話,讓朱和墨笑道。
“所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相信,最多三個月后,我應該就能夠在圣母馬利亞教堂加冕!”
圣母馬利亞教堂始建于3世紀的教堂位于巴比倫城堡南門之上。根據《圣經》記載,耶穌一家曾在那里棲身避難,也正因如些,在科普特教會選擇了那里作為國王加冕的教堂。
“陛下,在您加冕之前,必須要接受洗禮。”
亞歷山大又一次出言提醒道。
“是的,我想等到了開羅,會有主教為我洗禮。”
看著恭立于自己的面前的亞歷山大,朱和墨笑著說道。
“盡管,在從廣州過來的船上,你向我灌輸了太多的圣經知識,但是我想,我還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徒,也許,等到了開羅之后,主教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我希望能夠更多的了解科普特教會,了解埃及。”
殿下的回答,讓亞歷山大,這個科普特學者感覺非常滿意,作為自由軍的將軍,在國王的問題上,一開始,他并不贊同主教們的決定。
科普特人爭取自由,然后讓一個明國的王子成為埃及的國王?
這未免也太過荒謬了。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卻不得不承認,對于科普特人而言,這是最好的選擇。不僅可以避免將領們在國王上的分歧,同樣也可以引入一個強援。
當然,這個國王必須改信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