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錯已鑄成,即便是朕現在重新重用你,又有什么用,大局難返了。這件事,朕失算太多,朕只想著中興大清,卻不曾想于明國來說,只要朕在,愛新覺羅家的大清,就是他們的心腹之患,他們是絕不會允許我們在那的,就像當年朱洪武滅北元,咱們剿永歷一樣,大家都知道,不能給對手喘息之機,只要朕在,我大清對明國就是威脅。興乾皇帝一代賢君,又豈會看不到?這些年對我大清窮追到底,不把咱們大清國滅了,不把朕殺了,他就不能安臥中都,這……”
斬草除根,以絕后患。當年大清國對永歷就是如此。為的是什么?為的正是大清國能夠千秋萬代的坐穩江山,為的是不給子孫后代留隱患。
現在在明國的眼里,大清國也就是那個隱患。他們不殺盡愛新覺羅家是絕不會善罷甘休的。
站起身來,玄燁在屋內走了兩步,然后長嘆道。
“所以,只要朕在一天,朝廷在一天,明國就會窮追不舍的,朕說的對嗎?”
其實對于這一切,從書中看到元朝的下場。玄燁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將來,知道自己會是什么樣的下場。不管不甘心,但是即便是在不甘心,又能怎么樣呢?
現在大清國已經到了眼下這種地步,即便是在爭,又能爭出一個什么所以然。
跪在皇上面前,王化行叩著頭顫聲答道。
“臣無能,臣無能,讓皇帝憂心如此,臣實在是罪該萬死,萬死。”
這個時候除了叩頭認罪之外,就不能說其它的話了。再說話恐怕是要掉腦袋的。所以也就只能跪在這里唯唯諾諾的磕頭認罪了。
“其實,黃金家族敗了,但是蒙古人還是在的,后來的土木堡之變,不是讓大明丟盡了臉面?再后來達延中興,其實,蒙古還是有機會再崛起的,只是……”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玄燁并不僅僅只是想到了蒙古人,他同樣想到了那個逃到印度的蒙古人,他們當年是何等的倉皇,但是現在卻幾乎占領了整個印度。國土之遼闊甚至不遜于大明。
既然他們可以,為什么大清國就不可以呢?
在大清國的實力可是遠遠超過當年那群形同乞丐的蒙古人。
當然并不是沒有區別的,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大清國的身后有一個不死不休的敵人。
對于大明來說,只要他愛新覺羅玄燁。還活在世上一天。他們就絕對不會放過大清。只要大清的朝廷還在,他們就會繼續追擊下去,哪怕是天涯海角都不會停下來。
而這一切正是那些史書給他的提示,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做出那個決定。
沉默片刻,已經打定了主意的玄燁說道。
“只要有人在,總有機會再崛起,可如果沒有人,就什么機會都沒有了,就像哈薩克、布哈拉,他們再也沒有機會了!”
人才是最關鍵的,也正因如此,他才會把前方的部隊撤下來,就是為了保住人。只要大清國還有人就還有那么幾分恢復當年的希望。要是把人都丟在了這里,到時候大清國就會像這里的布哈拉人一樣。徹底的從這個世上消失。
看著遠方,玄燁又繼續說道。
“就像你說的那樣,咱們這么層層阻敵,其實,并沒有多少意義,永遠擋不住明軍的進攻,最后他們會打到靖南,會不斷的奪下咱們的地盤,在這時候,咱們的兵被他們殺光了,人也被殺完了,大清國就再沒有崛起的希望了,王化行,朕說的對吧!”
盯著王化行。玄燁的語氣中帶著一些無奈,但是神情卻又很堅定,畢竟他的心里已經做出了決定。現在已經到時候了,是時候結束這一切了。
“臣萬死!”
又一次叩頭,王化行又一次請罪。現在除了請罪磕頭之外,他連大氣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