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主子必定可讓我大清東山再起。”
“東山再起?”
玄燁搖搖頭說道。
“朕現在想的可不是這個,東山再起,擱朕這里是不一定能成了,此役勝后,朕會再派人往明朝,廢除帝號,稱臣于明朝,然后……”
玄燁抿了抿嘴,嘆道。
“要是明朝不許我等在此,我等可入阿富汗,如此,明朝應該會滿意的,過去,明朝沒有人為咱們說話,這件事自然是辦不成的,但是接下來卻不同,到時候,李定國他們自然會為咱們說話的……”
李定國為大清國說話?
這句話要是傳出去,自然不會有人相信,但是玄燁想信一但他們陷入包圍之后,為了保住十萬明軍的性命,李定國他們恐怕也沒有什么選擇。
“主子圣明。”
索額圖又一次叩頭恭維道。
“現在城里怎么樣?”
聽著主子的詢問索額圖連忙回答道。
“回主子,現在城內一切正常,奴才以為,只要糧食能供應得上,這城內自然是不會出亂子的。”
玄燁點點頭,然后吩咐道。
“給城內旗人配糧的事情,你命人去和靳輔商量,他這個人是有幾分才能的。這分糧的事情,朕交給他去辦了。”
隨后,玄燁便吩咐索額圖跪安。
出了宮,索額圖并沒有回府,而是直接去了靖南府衙門,靳輔是靖南知府,盡管名義上這旗人都歸步兵統領衙門統管,但是府衙這邊同樣要負責很多事情。
“這現在城內有多少糧食?”
“回大人,現在城內一共有三百一十萬石糧石,其中有六十萬石歸衙門調理,其它二百五十萬石皆由朝廷統一調度。”
靳輔畢恭畢敬的回答道。
“三百萬石,以你之見,這三百萬石糧食夠咱們吃用多長時間的?”
“回大人,要是按照平常的吃法,一石可供三人食用一月,下官以為可供城中百萬軍民食用一年,可若是加以調配,按丁30斤、婦孺老弱20斤,下官以為可用一年半,再者,下官以為,可令城內軍民,于其院內大種土豆,這土豆60天既可成熟,畝產數千斤,要是守城軍民于院中大種土豆,即便是小院亦可收得百斤以上,一年種收三季,如此一來,即使是配糧不足,也能保證軍民不至于挨餓。”
和圖海一樣,靳輔同樣把目光投到了土豆的上面,這土豆還是從明朝傳入,六十天可熟,畝產不下三千斤,對于守城的一方來說,在院中、街角種植,總能彌補糧食的不足。
“嗯,靳大人看來是成腹在胸啊!”
索額圖點點頭,看著他稱贊道。
“難怪皇上說,把這事交給你,主子是再放心不過的。”
“主子如此夸獎奴才,奴才必定以死報答主子。”
聽他如此回答,索額圖便出言說道。
“一會我進宮,就如此稟報主子,靳大人可還有其它的什么建議?”
“回大人,下官以為,現在靖南城,最要緊的不是糧食,這糧食估且不說城內軍民可以于城中閑地、院落中耕種,就是城外田地暫時也能加以利用,可最重要的城內薪材不足,若是無薪材,軍民自然無法升火做飯,所以,奴才以為,現在最緊的就是要將城內外樹木盡伐,以備來日使用,再就是要于城外種植玉米,這玉米雖說產量不高,可是秸桿粗高,一畝可出萬斤,將其曬干后,可得到大量的薪材……”
靳輔的建議與圖海完全不同,不過盡管如此,索額圖仍然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