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突然,在桅桿頂部的了望手,大聲的喊道。
“右前方發現桅帆!”
了望手隨后又大聲喊道。
“右前方發現大量桅帆!”
發現大量桅帆!
當所有的人都在翹首觀望時,頂部了望手的繼續大聲報告。
“右前方發現大量桅帆!右前方發現多艘軍艦,正向我們迅速接近!”
在他的喊聲中,艦上的十幾副望遠鏡一齊對著那個方向看去。但是因為高度的關系,仍然看不太清楚,幾名軍官立即踩著攀網迅速站到桅桿上,然后拿著望遠鏡觀察著前方。
“發現敵艦,至少有三十艘軍艦……”
“發出戰斗警報!”
鄭明立即下令道。
全體艦員在急促的艦鐘鐘聲中跑步就位,他們蹲到炮位旁首先將炮窗打開,然后奮力的將沉重的大口徑艦炮推出炮位。
與歐洲各國不斷的堆積艦炮不同,大明選擇了另一條路——通過建造大口徑艦炮減少艦上的火炮數量。
“是聯合艦隊嗎?”
鄭明對著桅桿上的軍官大聲喊問道。
“長官,還看不清國旗。”
“除了他們還能是誰呢?”
武明輝回答道。
“現在法國人肯定會呆在港口里,他們肯定不愿意在海上造成誤會。”
“那些法國佬,想要趁火打劫,不過這次他們要失算了……”
說話的時候,他們倆都舉著望遠鏡觀察起來,而且不時轉過臉來與對方議論幾句,不遠在望遠鏡中,他們還是看不到敵方艦隊的蹤跡。不過既便如此,桅桿頂部的了望手和軍官們,仍然不斷的通報著敵方艦隊的位置。
“艦隊調整航線為戰列線,保持航向,右舷作好接敵準備,旗手登頂,全艦隊服從旗手號令……”
隨著鄭明的命令,原本齊頭并進的艦隊發生了變化,慢慢的調整為單一的縱隊式航線。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盡管大明的海軍并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海戰,但是在朱明忠的指導下和大量的演習實踐下,大明的海軍早就發展成為這個時代最專業化的艦隊,大明最出色的海軍艦長們,早在二十年前就撰寫的可以隨身攜帶以便參考的“海戰戰術手冊”。內容淺顯易懂,只是戰術動作加以統一規范化,并為之配上相應的旗語信號。就可以提高艦隊作戰的效率。根據演習的實踐結果,即便是一百艘戰艦的龐大艦隊,也要能在旗語打出后迅速執行相應動作,這就是朱明忠所追求的理想目標。在這些努力下,大明艦隊作為整體的戰斗力極大的提高了,從個體變成整體,從而保證了在海戰中的整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