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它多拉一些貨的話,肯定會受到農夫的歡迎,城市里的居民需要的是甲殼蟲那樣的小汽車,而在鄉村,他們需要是小型卡車,可以帶人,也可以帶貨的小型卡車,現在車要么是小卡車,要么是小轎車……”
不就是皮卡嘛!
韓渭的話讓朱明忠的眼前一亮,在另一個世界的大西洋彼岸,大街小巷上會遍布這種半截頭的車型,最暢銷的永遠也都是皮卡。但是在這個世界,似乎還沒有皮卡,這倒也不算對,好像這個世界有小型卡車,它算是皮卡嗎?朱明忠當然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肯定沒有另一個世界那樣的,既然是轎車又是卡車的皮卡。
如果把這種產品引入這個世界,填補市場空白,那么它的銷量肯定會非常不錯,畢竟市場總有它的需求,而且養車比養馬更省錢。
“對于汽車的需求,主要還是看需求,韓經理說的很對,在城市中市民需要的是自己和家人乘坐的小汽車,而在鄉村卻不一樣,人們對它的需求是既要能坐人,還要能拉貨,這樣的車才是他們需要的,而這種車的設計既簡單又特別,實際上是客用小汽車和和小卡車的混合體,它的前半部是一個獨立密封和后部隔離的車廂,后半部是一個敞開式的車斗。由于車斗敞開,所以裝卸貨物十分便利。”
在韓渭的基礎上解釋著“皮卡”的構想,盯著黑板上的圖樣,朱明忠繼續說道。
“嗯,鄉村還需要更好的通過能力,那么我們可以按照它的原理,對它進行放大,前面呢,可以是雙排乘坐五個人的車廂,至于后面呢,有一個小型的貨斗……”
隨手畫了個草圖,朱明忠笑著說道。
“基本上就是這樣,這兩個項目,我看可以同時進行,畢竟,它們的原理基本上相通的,甚至我們還可以讓兩種車都參加我們的拉力比賽。也許,到時候,我們可以贏得這場比賽的前一二名也不一樣。”
笑了笑,朱明忠想了下。
“也許,我們可以多派幾輛車參加,這樣的話,全世界到時候都會看到我們是怎么樣拿走了了這場比賽的全部勝利。”
在朱明忠作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又有人提出了他的疑問。
“僅僅只是有四輪驅動,我覺得還是不太現實,畢竟,所有的汽車最大的軟肋是什么?是它的輪子,就我所知,即便是在軍隊里,軍隊也很少用四驅卡車在爛路上行駛,因為爛路太毀輪胎,很多時候,只是開個一兩千公里可能就需要換輪胎,這樣的話……”
提出意見的工程師,走到地圖邊,在心里估算著從北京到巴黎的距離,最后又搖搖頭說道。
“估計這一路上,他們至少需要準備十幾個輪胎,這根本就不可能,除非我們在沿途建立補給站,但是這樣一來,非但增加了比賽的成本,而且還充分暴露出了它的不足。”
輪胎?
工程師的話讓朱明忠的不由一愣,輪胎不行?這是怎么回事?像韓國的紙皮胎一樣?
于是不無疑惑的問道。
“你是說,現在的輪胎壽命很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