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馮,你演示一下的操作?”
一旁的研究人員點點頭,站在桌邊,按動按鍵盤,往計算機里輸入了幾個命令,那些指令直觀的顯示在顯示器上,是一道數學題。在研究員按下確定鍵后,屏幕上立即出現了一個答案。
“老板,你看,現在我們可以用它進行不少計算,盡管比不上我們的新型計算機,但是這個思路肯定是正確的,相比于穿孔紙帶,顯示器讓操作它的過程更真觀,更直接,如果進一步發展的話,我認為完全可以擺脫云專職的計算機操作員,普通的學者就可以直接操作了。”
王福欣頗有些得意的說道。
“到那個時候,也許每間試驗室都可以放上一臺,也省得他們成天為了計算數據排隊等待。”
“也許每個人都能有一臺。”
朱明忠笑了笑,這才是電子計算機的未來。
“不過這還有一個問題……”
指著操作臺上的按鍵,朱明忠說道。
“這些按鍵看似直觀,可是我們不可能不斷的增加按鍵的數量,也不可能隨時調整它的指令,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設計一種通用鍵盤。”
“通用鍵盤?”
王福欣有些疑惑的問道。
“對,就像歐洲那邊的打字機一樣,這個鍵盤上既有字母,也有數字,還有確定鍵,以及從F1到F12等等一些命令鍵,我們是不是可以設計一個程序,通過按鍵的組合來下達指令……”
回憶著另一個世界,電子計算機的操作,朱明忠用盡可能直觀的語言講述著他的構想。
“甚至,我們的電子計算機就像,就像是一臺大腦,是一個硬件,我們隨時可以根據需要,設計新的軟件,然后在這個軟件上完成工作,如果有新的需求,可以直接安裝新軟件……”
瞬間,王福欣等人都聽傻了眼,他們都是這個世界最出色的電子計算機專家,就像王福欣,早在十五年前,就設計出了這個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每秒可以運算2000次的繼電器式計算機。對于計算機自然再了解不過,那些計算機無一例外都是“專機專用”。
“計算機是硬件,程序是軟件……這個構想簡直是,是太神奇了。”
一旁的研究員低聲驚嘆道。
“老板,構想確實很好,但是這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問題。”
王福欣想了想,然后說道。
“比如說存儲問題,我們目前采用的存儲方式是通過穿孔子紙帶,就是在紙帶中某些位置有穿透的孔,通過光電轉換設備可讀出穿孔卡片中所存的數據。如果想要它像大腦一樣,可輸入,那么就要解決穿孔紙帶寫刻、存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