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喜歡聽樂曲,所以納蘭國的樂曲文化比其他四國都好。
而且每年太樂署都會從民間選一些好的苗子到京城的太樂署訓練。
這是納蘭國的子民都知道的,所以她也是知道。
也因此許多稍微有點家底的人家,都會給家中的女子學琴,尤其是經商的人家。
她也是從小便學的。
太后聞言眼睛一亮:“是嗎?月兒也會彈琴?”
楊月兒點了點頭,有點不好意思的道:“嗯。只是彈得不算很好。我家中是經商的,所以家父琴棋書畫都讓我學了一些。”
太后笑了:“那邊是琴棋書畫都懂了!這正好!”
太后轉頭對身后的宮女子瑩道:“去將琴取來。”
“是。”子瑩福身應下,便去取琴。
這時納蘭瑾年走了進來。
他忙完回來沒在大帳內看見溫暖,特意過來接溫暖。
太后見他來了,很高興:“十七你來了正好,快坐下,我們聽聽月兒彈琴,這個可是胎教!”
納蘭瑾年聞言看了她一眼。
她彈琴?
不知琴技如何不會教壞他的女兒吧?
楊月兒察覺到納蘭瑾年看向自己,她下意識的低下了頭。
納蘭瑾年在溫暖身邊坐下:“想聽曲?”
溫暖點了點頭。
那便聽聽吧!
改天有空自己彈給她聽。
一會兒用過午膳后,他又要忙了。
琴很快便取來了。
大后對楊月兒道:“月兒,你彈首曲子我們聽聽。”
楊月兒站了起來福了一福:“民女獻丑了!”
然后他走到了琴前,看了太后和溫暖一眼眼,然后又看向納蘭瑾年。
前面兩人都微笑著看著她,后者......正伸手將慧安郡主垂落的一絲發絲撥到耳后。
她對著太后和慧安郡主微微一笑,翩然落座,姿態優美。
十指青蔥,輕輕的撥動琴弦,柔和悅耳的琴音從指間流出.....
就像歡快地流淌著的小溪,剛開始是緩緩的流淌,柔美,恬靜,慢慢的,越來越快,奔騰著,跳躍著,.....
婉轉中不失激昂,奔放中不失溫柔,高昂中不失柔和,......
屋里的人都靜靜的聽著。
一曲終,楊月兒站了起來,福了福身:“民女獻丑了!”
太后回過神來笑道:“沒想到月兒琴技如此高超!哈哈.....比宮中的樂師也是不差!對不對?”
太后看向溫暖和納蘭瑾年。
溫暖笑著點了點頭:“婉轉動聽,引人入勝!”
楊月兒靦腆一笑,她下意識的看了一眼納蘭瑾年。
納蘭瑾年沒有說話。
“十七,你覺得如何?”太后又問道。
納蘭瑾年:“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