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怎么來了?
是前來安撫還是提醒敲打?
為什么來的人不是年長入朝的大皇子二皇子,而是年少的六皇子?
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緣故?
短短片刻,梁尚書腦中已閃過一連串的念頭,口中立刻道:“快去迎六皇子殿下。來人,扶我起來……”
話還沒說完,門外就響起一個清亮的少年聲音:“梁尚書背上有傷,不宜亂動,就別起來了。”
六皇子竟然就在門外。而且,已經張口令人開門。
梁尚書確實疼得要命。再者,現在就是起身更衣也來不及了。只得繼續趴在床榻上。
門開了,年少的六皇子邁步而入。
平日六皇子多穿常服,今日以皇子身份前來探望,特意穿了皇子服。略顯稚嫩的俊秀臉孔,也多了幾分貴氣和肅穆。
梁尚書對六皇子并不熟悉。六皇子平日在上書房里讀書,很少出宮。梁尚書只見過他幾回。
六皇子身后的高大英俊少年,梁尚書倒是十分熟悉,正是御前侍衛統領賀祈。
梁尚書一臉愧色:“微臣今日在殿下面前失禮了。”腰背上都是棍傷,敷藥包扎后,只穿了中衣,還是趴在床榻上。怎么看怎么狼狽,實在有失體面。
六皇子將梁尚書此時的窘迫難堪看在眼底,心里也有些愧然:“梁尚書受了傷,本就該好好養著,沒什么失禮不失禮。倒是我,不告而來,忽然登門,擾了梁尚書清靜。”
頓了片刻,又道:“不瞞梁尚書,今日父皇召了我們兄弟幾人說話,提起了梁尚書進言一事。我向父皇進言,梁尚書一派忠心,全是為國朝百姓著想。便是言語有些不慎,罰也罰了,總該賞些藥。免得有些無事生非的小人,在背地里亂嚼舌頭,編排朝廷重臣。”
“父皇便打發我來了。”
“現在看梁尚書這般模樣,我這心里也不是滋味。”
梁尚書心下一陣感動。
六皇子說得輕描淡寫,可只要清楚宣和帝的脾氣,稍微一想,就能猜到當時的情形如何了。
他和六皇子無親無故,六皇子憑什么要替他說話?
真正應該為他說話的大皇子,怕是撇清還來不及,怎么肯蹚這趟渾水。
往日曾聽幾位太傅夸贊過六皇子聰慧過人溫良恭讓,他還有些不以為然。今日才知道,他們說得都太過淺薄了。
六皇子真正的過人之處,是這份愛惜臣子的心意。
“多謝殿下為微臣說情。”梁尚書目中流露出感激,因身體虛弱,聲音也顯得有氣無力:“微臣不后悔今日說過的話,哪怕仕途到此為止,微臣也沒什么遺憾。”
六皇子輕聲安慰:“哪里就到這地步了。梁尚書一片忠心,父皇心里都清楚的很。”
梁尚書苦笑著嘆了口氣:“微臣身為戶部尚書,掌管天下錢糧稅賦。這些年,微臣眼睜睜地看著國庫收來的稅賦越來越少,送到朝廷里求賑災放糧的折子卻是越來越多,伴隨而來的,還有各地饑荒救之不及鬧起了民亂的奏折……這實在不是什么好征兆。”
“如果能令皇上幡然醒悟,微臣就是挨十頓廷杖也值得。”
六皇子也為梁尚書的赤膽忠心而動容,低聲說道:“父皇會想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