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太后一眼便看出了不對勁。
梁皇后年少美貌,無需胭脂裝點,也是一副好顏色。今日難得地涂抹了脂粉,恭敬的神情中隱隱透出一絲黯然。
裴太后溫聲問道:“皇后今日氣色似不及往日,莫非是身子有恙?”
梁皇后尚且年少,也沒多少城府,笑容有些勉強:“兒媳身子好的很,有勞母后掛心。”
裴太后心里微動,聲音愈發溫和:“你是不是和皇上鬧口角了?皇上年少氣盛,難免有不夠體貼的時候。皇后要多體諒才是。”
梁皇后不知是感動還是羞愧,微微紅了眼眶,聲音里有些哽咽:“是兒媳說話不慎,惹得皇上心中不快。怪不得皇上,都怪兒媳。”
裴太后沒費多少力氣,很快套問出了事情的緣由。
梁皇后沒有抬頭,未曾看到裴太后目中的微涼:“……兒媳也是心疼母后寂寥,見母后喜歡孩子,便向皇上進言,讓衡哥兒進宮陪著母后,也能讓仁和宮里熱鬧些。未曾想,皇上聽了這些話,就沉了臉。”
說著,梁皇后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小心翼翼地抬眼看向裴太后:“兒媳冒失之處,還請母后見諒。”
一剎那,裴太后眼底冷意褪去,露出和藹的笑意:“原來如此。你一片孝心,哀家怎么會怪你。”
“衡哥兒確實是個好孩子。他今年開蒙讀書,哀家不便令他每日進宮。以后每隔五日,就讓江氏帶著衡哥兒進宮來給哀家請安。”
梁皇后既驚又喜,忙笑道:“母后不嫌兒媳亂出主意就好。”
裴太后含笑說道:“怎么是亂出主意。以哀家看來,這主意好的很。”頓了頓又道:“皇上那邊,哀家得了空也會說他。夫妻在一處說話,輕些重些都沒大礙。對著你撂臉子,就是他的不是。”
梁皇后感動不已,忙起身謝恩:“母后這般心疼兒媳,兒媳愧不敢當。”
裴太后又好言寬慰梁皇后一番,年少的梁皇后被感動得淚眼汪汪。
私底下,裴太后卻叫來宣平帝,低聲嘆道:“小六,梁氏什么都不知道。你何必為這點小事生她的氣。”
宣平帝抿緊嘴角,低聲道:“母后,兒臣不是和她慪氣,兒臣是氣自己太過想當然了。容表姐沒有進宮當差,而是去了太醫院官署,顯然是早想到了這一點。兒臣卻一廂情愿,以為梁氏會很喜歡容表姐,也會喜歡阿圓阿滿……”
“倒也不是不喜歡。”裴太后又是一聲輕嘆:“不過,她是皇后,身份貴重。錦容是臣子,她對錦容也算禮遇了。”
“其實,皇后說的沒錯。衡哥兒是個好孩子,以后,哀家時常召他進宮。”
“還有康寧的女兒,以后也常召進宮來。如此一來,阿圓阿滿進宮一事,也就沒那么惹眼了。”
衡哥兒是親侄兒,巧姐兒是親侄女。裴太后召他們兩個進宮,宣平帝自然不會反對。
只是,他心里總有些愧疚:“母后,對不起。兒臣原本以為,等兒臣坐了龍椅,便能順心而為。現在看來,是兒臣將一切想的太輕易簡單了。”
就連程錦容進宮一事,都不如往日便利。
裴太后淡淡一笑:“以后,錦容進宮,你稍微收斂一二。免得梁氏心中繼續生疑。”
宣平帝無奈地嘆了一聲,點點頭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