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宣平帝便下旨,將內務府的三百萬兩存銀全部掉撥進戶部國庫。
梁尚書大喜,立刻進宮謝恩:“皇上以內務府私庫救國朝之急,救災民性命,如此仁德,微臣銘感五內感激不盡。”
面色略顯蒼白的宣平帝卻道:“這是朕的江山,百姓是朕的子民。朕做這些,都是應該的。”
“宮中用度可以削減,朕的登基典禮簡單些也無妨。先令百姓們有衣避寒有食裹腹。”
梁尚書眼眶忽地一熱。
話是這么說,理是這么一個理。真正能為百姓做到這一步的天子,還能有誰?
宣平帝雖然年少,卻已有仁君明君的風范。
“梁尚書,”宣平帝再次張口:“朕將賑災一事交托給你。希望你不辜負朕的期望,將此次賑濟災民一事辦得妥妥當當,絕不可有官員私吞銀子的情形。否則,朕就唯你是問!”
負責調撥銀子的是戶部,前往受災郡縣賑濟的官員里,戶部派出的官員也是最要緊的。
往年朝廷撥賑濟銀子,真正能用在災民身上的,不過十之五六。不乏心黑膽大的,沖著賑災的銀子下手。
梁尚書鄭重地拱手道:“請皇上放心,微臣一定竭盡所能,決不能皇上失望。”
宣平帝深深看了梁尚書一眼:“好!你的話,朕都記下了。”
梁尚書告退后,宣平帝又召衛國公靖國公和吏部尚書進宮,商榷著增派官員去受災的郡縣監督賑災一事。
接連忙了幾日,宣平帝累得病倒了。
程錦容神色凝重地為宣平帝施針。宣平帝很快昏睡了過去。
梁皇后坐在龍榻邊,淚眼婆娑。
裴太后同樣心疼,卻比梁皇后堅強多了。
裴太后下了口諭,令衛國公靖國公吏部尚書三位重臣一同協理朝事。然后召了宮中所有內侍總管和女官前來,宣布宮中用度削減一事。
“宮外許多百姓受了災,等著米糧衣物救命。宮中的日子也得過得緊巴一些。”
“宮中人手少了五六成,各處用度得削減一半。哀家的衣食用度,也減一半。后宮所有太妃,也是一樣。皇上和皇后的用度,減三成便可。”
眾人俯首聽令。
論資歷,誰也不及內務府總管吳公公。這位吳公公,是伺候過三朝天子的老人。掌管著內務府二十幾年,深得先帝信任。
可就是這樣,吳公公也因不敬天子的罪名挨了一頓板子,打得半死不活鮮血淋漓地抬出了保和殿。內務府總管的差事當然也保不住了,換成了宣平帝的心腹小喜公公。
這幾日,眾人戰戰兢兢,唯恐宣平帝一把火燒到自己頭上。他們可沒吳公公的體面,一頓板子就能要他們的命。
現在就是削減用度,好賴有吃有喝有穿的。別多舌惹主子不痛快了。
……
做了內務府總管的小喜公公,心里倒也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