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提點點點頭。
這兩年,他一直在杜府養病。提點一職,也一直由他繼續擔著。眾人都看出來了,皇上是有意為之,是要將提點的官職留給程錦容。
如今,他也該將這個官位騰出來了。
“錦容,為師要離開京城了。”杜提點慢慢說道:“以后,你在宮中當差,要多加小心。太后娘娘和皇上都待你極好。不過,伴君如伴虎,萬萬不可恃寵生驕。”
古往今來,寵臣大多沒什么好下場。皆因人容易得意忘形,一旦不慎觸怒天子或太后,或是皇后,便會惹來禍端。
程錦容看著滿目關切憐惜的杜提點,心中涌過陣陣暖流。她握住杜提點的手,低聲道:“師父只管安心告老回鄉吧!我說話行事會小心的。”
杜提點嗯了一聲,張口吩咐小廝拿筆墨來。
程錦容代為執筆,為杜提點寫了告老的奏折。寫完后,程錦容又輕聲讀了一遍給杜提點聽。杜提點聽在耳中,目中露出唏噓。
他的大半輩子,都在宮中度過。現在,終于到了永遠離開的時候。
杜提點又低聲道:“杜家有兒郎在太醫院官署當差,阿鵑也做了女醫官。日后,煩請你一并照顧他們了。”
程錦容二話不說便應了下來。
……
杜提點上了告老的奏折,宣平帝很快準了奏折,又厚賞了杜提點。
天子身邊的內侍丁公公奉旨去了杜府,恭敬地說道:“提點大人,咱家奉旨前來,皇上賞了提點大人千兩白銀。”
對身家豐厚的杜提點來說,一千兩銀子不算多,卻象征著天子的恩賞和告老致仕的體面。
接下來幾日,有許多交好的同僚故舊登門。杜府著實熱鬧了一陣子。
等到杜提點離開京城的那一日,一眾子侄隨行送他回鄉,還有隨行的侍衛丫鬟小廝等等,數十輛馬車出了城門。
程錦容親自來相送,一直出了城門十余里。
杜提點連連催促她回去:“行了,你回宮去吧!為師好胳膊好腿的,還能再活二十年。”
程錦容鼻間泛酸,口中卻笑道:“日后我一定每個月都給師父寫信。”
杜提點的祖籍還在山西。來回一趟要奔波一個多月,前去探望著實不易。再者,程錦容忙著當差,無暇分身,杜提點的身體這般模樣,還不知能再活幾年。
今日師徒一別,或許再無相見之日了。
杜提點忍著心里的酸楚,笑著說道:“好,別忘了給我寫信。還有,杜家的針灸之術,我只傳給了你。你日后要收徒,就從杜家兒郎里挑一個。”
這就是玩笑話了。
杜提點將畢生所學都寫進了醫書里,已經放進了太醫院官署,人人能看能學。
程錦容莞爾一笑:“好,我都聽師父的。”
千里送行,終須一別。
程錦容目送杜提點的馬車遠去,在原地駐足了許久,才轉身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