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席冰冷入骨的話,聽得眾臣后背直冒涼氣!
至此之后,誰都不敢再提立妃之事。
不過,梁府的日子其實也不太好過。宣平帝寵愛梁皇后,對梁家也算親近。不過,并未大肆提拔任用梁家人。
梁尚書還做著戶部尚書,梁皇后的親爹外任做官,不過是四品的知府。
梁家的女兒,也不那么好嫁。眾人不免會想,梁皇后子嗣艱難,天子卻不選妃。他們家中若娶了梁氏女,生不出兒子來,到底是納不納妾的好?
這些閑話姑且不提。
宣平帝召重臣們進宮議事,先將賀祈的奏折給了眾臣。
奏折在眾臣手中轉了一遍,有這小半個時辰的時間,也足夠眾人心中思慮斟酌了。
宣平帝是先帝一手調教起來的,詢問眾臣時的語氣都和先帝差不多:“這一道奏折,眾卿看了有何想法?”
衛國公靖國公迅速對視一眼,由衛國公率先張口:“老臣以為,奏折中所言頗有道理。邊關安寧,關乎大楚社稷安穩。邊軍需要嶄新的兵器盔甲,更需要良馬良弓。否則,一旦韃靼啟稟大舉進犯,拿什么來抵擋?”
靖國公沉聲附和:“老臣也以為,應該準了這道奏折。國庫再緊張,也不能省了這筆銀子。”
吏部尚書捋一捋胡須,緩緩說道:“新一任平國公年輕有為,頗有報國之志。執掌邊軍才半年,就有蕩平關外的志向。這等銳意進取的精神,值得褒獎。不過,老臣以為,不應輕啟戰事。”
文臣們當然都不愿打仗,頓時一個個出言附和。
平國公原本沒吭聲,聽著也忍不住了,沉聲說道:“誰也不愿打仗。不過,這和不防備任人欺凌是兩回事。”
“若是韃靼騎兵大舉進犯,邊關守不住,到時候會是何等景象,你們都想過沒有?”
宣平帝透露心意在先,平國公知曉圣意,此時侃侃而談,分外有底氣:“關外近來不太平,韃靼騎兵蠢蠢欲動,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有戰事。老臣以為,戶部應該盡快撥銀子到兵部,早一日將盔甲兵器戰馬送去邊軍,或許就早一日派上用場。”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宣平帝略一點頭;“老國公此言有理。”
眾臣:“……”
得,天子已經表露出圣意,他們還有什么可反對的?
就連戶部梁尚書也轉了口風,恭聲說道:“這幾年風調雨順,國庫勉強有了些存銀。老臣出宮后就去戶部官署,召戶部眾臣清算庫銀,籌措軍資。”
宣平帝溫聲道:“辛苦梁尚書了。”
又對衛國公說道:“有勞衛國公,令兵部武庫司緊急籌備兵器,再購買一萬匹良馬。”
衛國公拱手應下。
宣平帝留眾臣一同用了御膳。
御膳后,眾臣告退離去。
衛國公邀平國公坐了自己的馬車,一上車,就低聲笑著打趣:“你幾年前也上過類似的奏折,當時皇上不肯應允。到了賀祈這兒,皇上二話不說就點了頭。瞧瞧你這個老子,比兒子圣眷差遠了。”
平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