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妃昨夜也沒少思慮這個問題,笑著點點頭:“駙馬和賀祈相交莫逆,早有結親的默契。江家和平國公也有結親之意。你朱家表妹和江家姑娘,十之**是要嫁給他們兄弟。如此看來,你皇祖母相中的定是梁裴兩位姑娘之一。”
“不過,她們兩個年齡還小,總得先等上幾年。總得等她們十三四歲了以后,再論親事的。你也別心急,慢慢等著吧!”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又笑著打趣兒子:“在宮中見了她們兩個,你也大方些,別忸怩害臊。相處時日久了,你中意哪一個,為娘私下去求一求你皇祖母,請你皇祖母賜婚。”
元衡紅著臉應下了。
母子兩個一同用完早膳,元衡便騎著馬出府進宮了。
元衡自六歲進宮讀書,上書房里年邁的太傅們已經換了一波。自裴氏兄妹和賀曜等人進宮后,宣平帝下旨召了幾位博學的翰林進宮做太傅。
各人讀書進度不同,太傅們教授的內容也各自不一樣。
元衡不必說,他年齡最大,學得最多也最好。
裴家兄弟里,最小的裴念是最聰明的。八歲的賀曜資質更是出眾。進宮才半個月,屢屢得到太傅們的夸贊。
一來,賀曜確實聰慧。
二來,賀曜深得裴太后喜愛,宣平帝和梁皇后也對他格外青睞。尤其是梁皇后,隔三岔五地叫賀曜去椒房殿里一同用膳。這份榮耀體面,連裴家兄弟都沒有。
宮中多的是捧高踩低挑眉通眼之輩。太傅們也不傻,賀三公子這么受太后和帝后的喜愛,他們當然要捧著一些。
令人欣賞的是,賀曜小小年紀,并不以此為傲,十分謙遜討喜。
元衡進上書房的時候,住在宮中的裴氏兄弟和賀曜已經到了。四個半大不小的孩童捧著書,搖頭晃腦地大聲誦讀。
聽到元衡的腳步聲,四個孩童一同起身,一本正經地行禮寒暄。
元衡定定心神,含笑和他們打了招呼,坐到了自己慣常坐的位置,拿出書本,默默看了起來。
很快,上課的太傅便來了。一一檢查過各人的課業,便開始為眾人上課。
上午有兩炷香的休息時間。趁著這時候,可以吃些點心喝些茶水,或是去方便之類。裴氏兄弟三個最熟悉,大多湊在一起。賀曜和他們年齡相近,也和他們在一處。
元衡比他們大了不少,彼此不甚熟絡。很自然地被晾在一旁。
到了正午散學的時候,元熙等人也一并散學了。
上書房外,一群大大小小的少年男女,彼此寒暄說話,頗為熱鬧。
元衡平日多和堂妹元熙說話,或是和表妹朱巧兒寒暄幾句。其余不熟悉的姑娘,他基本沒說過話。
今日,他的目光下意識地搜尋了一圈。
梁芳性子活潑,不知和元熙說了什么,正嬌聲而笑。她容貌嬌俏,笑起來也格外明媚。
同樣十歲的裴思,個頭比梁芳高了一些。她的皮膚不算白皙,唇畔笑意淺淺,一雙深幽的黑眸,顯得格外沉靜。也顯得比同齡的少女安靜沉穩許多。
裴思似是察覺到了他的目光,抬眼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