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程錦容和程錦宜朱啟瑄坐在一處用午膳。
賀晨和堂兄賀旭坐在一處。
賀晨一歲半,賀旭今年也只三歲。還沒到讀書啟蒙的年齡。賀晨天天來醫館,賀旭鬧著也要來。左右孩子有人帶,程錦宜索性將他一并帶來。兄妹兩個每日一起玩耍,感情好得很。
賀旭坐在小桌子邊,用筷子夾起一塊肉,放進賀晨的小碗里:“妹妹,你吃。”
賀晨甜甜地應道:“謝謝堂兄。”
兩個孩童小大人一般有來有回地說話,逗得桌子邊的大人們笑個不停。
“孩子們一日日長大了。”程錦宜笑著嘆了一聲。
程錦容也笑著嗯了一聲,看著女兒賀晨的目光溫柔極了。
朱啟瑄笑著插嘴:“阿圓阿滿今年都十六歲了,在宮中當差也快兩年了。他們兄弟的親事定下了沒有?”
一提兒子們的親事,程錦容有些無奈地笑道:“孩子們大了,都有自己的主見。”
“我在年前就寫信給他們,詢問他們的心意。這兄弟兩個倒好,大概是私底下商量過了,什么也不肯說。我問他們兩個中意哪家的姑娘,他們也不肯說。還在信中說,親事暫且不急。”
他們不急,她這個當娘的其實也不特別急。
兒子們去年十五歲,今年也只十六歲。不必著急。
朱啟瑄和鄭清淮的長子鄭大郎今年也十五了,到了說親的年齡。朱啟瑄笑道:“我們家大郎,也到了議親的時候。我相中了邊軍里武參將家的長女。”
武參將是五品武將,家中長女今年也十五歲。鄭清淮和武參將關系莫逆,家眷之間也常來往。武參將的長女生得相貌清秀,溫柔大方。
朱啟瑄早在兩年前就相中了武姑娘。在去年年末,特意打發鄭大郎去送年禮。
武夫人心中也有數,對溫厚正直的鄭大郎很是喜愛。彼此雖未挑破這一層,心中都有結親的意思。
程錦容笑道:“你光是相中了可不行,快些請官媒去登門提親。武家姑娘這般出眾,可不能被人家搶了去。”
朱啟瑄低聲笑道:“這倒不怕。清淮早就私下和武參將說過了。武參將和武夫人都喜歡我們家大郎。只等過兩個月,武姑娘及笄過后,就去提親。”
然后,又笑問:“巧兒和婉婉都是好姑娘。我記得,阿圓小的時候最喜歡巧兒,婉婉是個嬌氣的小哭包,阿滿有耐心,常和婉婉在一起玩。”
兒子們雖然不說,在信中提及朱巧兒和江婉婉的時候,總會有意無意流露一些。
程錦容眸光微閃,輕聲笑道:“小時候的事,未必做得了準。”
朱啟瑄聽出些許端倪來,好奇地追問。
程錦容卻不肯說了,隨口笑道:“離這么遠,我這個做親娘的,也管不住兒子們想什么。總之,最遲不過年底,總會定下親事。到時候就清楚了。”
……
京城,平國公府。
賀朝賀陽在宮中當值,今晚一同回府。
到了京城兩年,兄弟兩個愈發英俊挺拔。原本幾乎一模一樣的臉孔,如今有了顯著的不同,看著有七八成相似罷了。
賀朝冷冽霸氣,賀陽狡黠多智。
賀朝沉著臉不愛說笑,賀陽愛說愛笑,時時揚著嘴角。
賀朝天生就有領袖氣場,和他同齡的少年郎到了賀朝面前,自動自發地聽賀朝的吩咐。